女子遭家暴躲回娘家,丈夫帶人打死岳父:所有的惡魔都有共性
我國中通社曾經針對家庭暴力的情況進行相關的調查,發現在中國有超過3分之1的夫妻之間是存在家庭暴力的情況的,而這種家庭暴力也最終會導致一部分的女性產生自殺行為,其中農村婦女因家庭暴力而自殺的比例是高于城鎮的。 而這種事情其實離我們特別近,根據全國的婦聯數據統計, 在全國2.7億個家庭中,其中有30%的女性都是遭受過家庭暴力的,而有70%的人不僅僅毆打自己的妻子,更會毆打自己的孩子。有更甚者還會毆打自己的父母和妻子的父母。 隨著相關法律的出臺,此類的家暴行為其實并沒有消弱。2022年8月林巧的家庭暴力事件就是目前備受關注的一個事件。 自打結婚之后林巧一直忍受著自己丈夫的家庭暴力,而自己的婆婆也是如此,于是她便帶著自己的孩子回到了自己的娘家,并且和自己的丈夫提出了離婚。 可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回家沒多久,自己的婆婆就和自己的丈夫一起來到自己的娘家,說要把孩子接走,但其實是搶孩子。 在彼此產生沖突之后,林巧和自己的丈夫也產生了沖突,為了保護自己的女兒,林巧的父親沖出去保護自己的女兒,但是沒想到的是,對方下手如此狠,竟然將林巧的父親打死了。 所以對于很多女性來說,逃過了幼年時期的不幸,最終卻葬送在自己以為的愛人手中,家暴無小事,不管是個人還是法律都應該懂得保護弱勢群體,而女性自己也要知道惡魔的心理本性。 根據調查發現,大部分的家暴者都是男性,而這一部分男性之所以會有家暴的行為,大都數是因為他們的心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 其中因為人格障礙而造成的家庭暴力占據到4分之1,而這一部分人的心理狀態在心理學上可以定義為“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和“沖動型人格障礙”。 這一類人大部分都擁有不幸的童年或者在兒童時期就已經有暴力行為的記錄了。 這一部分人喜歡家暴是因為他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無法支配自己的情緒,而產生的精神上的暴力狂行為和分裂癥。 那么在幻覺下和妄想下就會產生家暴的行為,在他們發病的時候,他們嘗嘗會出現精神上的嚴重問題和感知器官的障礙,忘記對方自己的伴侶的身份,嘗嘗將自己的親朋好友打得鼻青臉腫,但是自己卻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 由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所以很多男性都有或大或小的大男子主義行為,而這種行為就是造成暴力的淵源。 他們通過展現自己的暴力狂行為來表現自己的強大,以這種欺凌弱小的行為來表現自己的地位,這種人內心其實也是非常自卑的, 因為他無法在同性別的人身上找到自己的歸屬感,只能夠通過欺負比自己弱小的人來達到精神和身體上霸占。 所以從心理學上來說,人的任何行為在其背后都是存在動機的,這種動機就是我們本身內心需求的表現,這種需求也就會應對我們的行為。 而這種動機擁有很強的犯罪特征,是一個人罪惡動機的淵源。 很多家暴男看上去是一個正常人,但是他的行為深受身邊人和自己童年陰影的影響,在外人面前還可以約束一下,但是在自己的家人身邊,尤其是自己的妻子面前是毫無保留地釋放 ,從而造成價值觀的扭曲和行為的無法控制,從而產生非常極端的行為,比如自殘、家暴、甚至是殺人的行為。 而在中國的家庭中,受到家庭暴力虐待的女性甚至已經超過了1億人,而在服刑的女性中,其中有70%都遭受過家庭暴力,可見很多女性的犯罪是和男性的家庭暴力有著不可或缺的關系的。 對于很多男性來說他們很懦弱,對于外界的欺負永遠都是低頭,但是在自己的家庭中卻趾高氣昂,在家暴妻子的快樂中找到解脫和快感,這種犯罪的行為是他們情緒的突破口,當他們緩解了自己的不快之后,獲得了一定的滿足感,這種征服欲望就會上升,從而代替自己的失控。 所以對于女性來說,一定要遠離不幸的婚姻。遠離所有有家暴傾向的男性,才是對自己最大的保護。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