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口普查顯示:00后男女比例失衡,有兒子的家庭一定幸福?
中國有一種封建糟粕的思想流傳了上千年,那就是重男輕女的觀念,直到現在仍有很多家庭認為生了兒子才算是完整的家,而生了女兒則是莫大的遺憾。有人對此持有反對意見,他們認為生女兒的好處更多,比如性價比比較高,生兒子需要提前攢錢買車買房,生女兒就無需考慮太多,其實這部分人并不是真的認為生女兒很好,它顯然是一種變相的重男輕女觀。最新人口普查顯示:00后男女比例失衡,有兒子的家庭一定幸福?根據國家統計局于2010年的人口普查數據顯示,00后總人口為1.46億左右,其中男性人數比女性多出了整整1300多萬,而這便預示著未來將有1300多萬的男性找不到對象。重男輕女是男女比例失衡的直接原因,盡管政策一直推崇男女平等,但細究下來就能發現,女性一直處于弱勢地位,但凡衣著暴露一些,就會被認為空有美貌,毫無內涵,甚至會被男性當成玩物。重男輕女的觀念根植于人類的集體潛意識中
人類同大千世界中的其他生物一樣都需要繁衍生息,一代又一代的延續下去,正因如此,生兒育女成為了大部分人潛意識中的終極目標。重男輕女的觀念延續了上千年的時間,它早已成為了人們的集體潛意識,而集體潛意識又叫集體無意識,它是榮格心理學的專業術語。在人類進化的進程當中,由實踐所產生的集體經驗會慢慢變成精神沉積物,然后儲存在精神的最深層,為全體人類所共有。人們普遍意識到最直觀的就是處女情結的危害,進化心理學表示,重男輕女的觀念其實是父系社會加強男權統治的直接表現。而個體無意識則是人格結構中的第2層情節,也就是集體潛意識的其中一個分化。婚姻幸福的家庭并不在乎生男還是生女
生男生女真的有那么重要嗎?顯然不是,那為何有些家庭執著于生個兒子呢?孩子被稱為愛情的結晶,很多家庭中的夫妻都會將孩子看得格外重要,這不光是愛情的證明,更是兩個人愛的延續。但也有些人生孩子并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別人,比如讓婆婆開心,讓老公高興,讓娘家滿意,免受周圍人的議論等等。很多女性都是為了堵住別人的議論才選擇生兒子,除此之外,生兒子的原因還有一個,異性相吸,父親更喜歡女兒,因為女兒是貼心的小棉襖,媽媽更喜歡兒子,因為兒子長大,然后可以像個男子漢一樣保護媽媽。假如一個家庭重男輕女,那么女性在嫁人之后,她的地位就會順勢變低,因為婆婆總是在不間斷的壓榨她的價值,因與此同時,丈夫也在以母親為主,只要發生了矛盾,就一定會站在母親的一邊,久而久之,女人必將找不到情感依靠,如果生下了兒子,她就會實現情感轉移,從而把最大的信任交付給兒子。等到孩子長大結婚時,母親將感覺孩子拋棄自己,于是內心嫉妒不已,從而對兒媳婦惡言相向,如此一來嫁進來的女性,則會再一次不上母親的老路,這就是重男輕女的反復循環和代際傳承。若想打破惡性循環,那就必須要從女性自身著手,利用心理學原理,幫助女性逐漸活出自我,走出陰影。南京財經大學的研究引發了大眾的關注,經研究顯示生兒子的父母在孩子成長至17~30歲期間,幸福感遠低于生女兒的父母。普林斯頓大學也進行過類似研究,很多老年患病的父母都希望有個女兒照顧自己,因為女性子女照顧父母的可能性是男性子女的2倍。生兒子一定會幸福嗎?答案是否定的,男孩在青春期的叛逆心理更嚴重,家長將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孩子的教育上。女性比男性更負責任,也更孝順,所以家中的女兒往往承擔著照顧父母的責任。總而言之,無論是生男還是生女,父母都應懷著平和的心態去看待,努力愛孩子,給她營造出舒適的環境,而不是表面上說生男生女都一樣,實際上卻為了生個男孩費盡心機。參考資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