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的結婚登記數量為683.3萬對,
光看這一個數字似乎看不出來什么。
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到十年前,2012年,我國的結婚登記數量為1323.6萬對。
也就是說,在十年的時間里,我國的結婚登記數量直接下降了將近一半。
同時,2022年我國的結婚登記人數創下了十年來的歷史新低。
和結婚登記人數一起下降的,還有新生兒的數量。
另一組數據顯示,我國2022年的出生人口為956萬人,人口出生率僅為6.77%。
自1950年以來,這還是我國年出生人口數量首次下降到1000萬以下。
這兩組數據都在提醒著人們,在當前這個時代,
想要結婚和生孩子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婚姻和生育不再是年輕人人生中的必須選項。
那么,當代年輕人恐婚恐育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呢?
日本著名的女性學家上野千鶴子提到,結了婚的人往往不會被問到“為什么要結婚”,
而不結婚的人卻總是被要求回答“為什么不結婚”。
其實,這是一種本末倒置的行為。
上野千鶴子認為,相對于“為什么不結婚”這個問題,
人們更應該花心思思考的是“為什么要結婚”這個問題。
因為在上野千鶴子看來,結婚才是一件更需要人們痛下決心的事情。
至于“為什么要結婚”這個問題,其實也就是在問:“結婚的好處是什么?”
最近這段時間,網絡平臺上流行起了和“結婚的好處是什么”這個話題有關的一系列視頻。
在被問到這個問題時,人們的反應都不太一樣。
有的人絞盡腦汁去思考,也想不出來結婚的好處到底是什么;
有的人相對來說比較傳統,認為結婚的意義就在于傳宗接代。
還有的人更加干脆,直接對著鏡頭說道:“結婚沒有任何好處。”
相對于這些一本正經的回答,視頻底下的評論就更有意思了。
有位網友說道:“結婚的好處就是,結婚后沒人再催婚了。”
還有位網友打趣道:“結婚的好處就是,當你被殺時,能夠第一時間找到殺人兇手。”
從這些人的回答不難看出,當代有很多年輕人對結婚這個事情抱有懷疑態度。
有相當一部分的年輕人認為,結婚幾乎不會給人們帶來任何好處,尤其是女性。
心理學家認為,人類本質上就是一種趨利避害的動物。
也就是說,也會下意識地去選擇對自己有利的選項,遠離那些會對自己造成傷害的事情。
從這個角度來看,當代年輕人不結婚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那就是結婚的好處可能遠遠小于不結婚的好處。
在中國古代,婚姻是締結兩姓之好,王公貴族的婚姻往往和各方面的利益牽扯到一起。
婚姻不僅僅是兩個人之間的事情,更是兩個甚至幾大家族的事情。
對老一輩的人來說,婚姻也可能是一個避難所。
我奶奶曾經跟我說過,當初,她其實并沒有那么喜歡爺爺,
但是因為爺爺家庭條件要更好,所以她才選擇嫁給他。
那個在58歲選擇逃離家庭開始自駕游的蘇阿姨也是如此,
當初她也是為了逃離原生家庭才匆匆結婚。
可是對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婚育的成本太高了,高到壓得人喘不過氣。
當他們無法在婚育這件事中獲得足夠的好處時,絕大多數人的選擇都會傾向于不結婚。
對女性來說,結婚和生育的成本是巨大的。
結婚和生育可能會讓很多女性丟掉現在的工作,甚至很多女性因此連工作都找不到。
而且,女性也不能像男性那樣,同時兼顧家庭和事業,她們只能二選一。
對男性來說,結婚的成本也非常昂貴。在中國的絕大多數地區,彩禮都不是一個小數目。
少則幾萬,多則幾十萬。而這僅僅是彩禮錢,還沒有算上買房、買車、辦婚禮的費用。
就算對于男方和女方來說,這些問題都達成了一致,也并不意味著他們的壓力有所減輕。
恰恰相反,結婚后所面臨的壓力比結婚前面臨的還要更大。
《中國生育成本報告》顯示,
在我國,一個孩子從出生到18歲所需要花費的平均成本為48.5萬元,
而這個數字還沒有算上讀大學和深造的費用以及孩子結婚生子所需要的花費。
而在全球范圍內,中國把一個孩子養到18歲的成本排在全球第二,僅次于韓國。
我們都知道,韓國的生育率已經連續多年低于2.1,
低生育率和老齡化嚴重的問題已經越來越嚴重。而中國,這些問題也仍然不容小覷。
因此,對現在的年輕人來說,與其選擇高成本的結婚和生育,
不如就干脆選擇一個人生活,至少在現代社會,一個人生活的壓力可能還遠遠小于兩個人。
我有一個朋友,今年已經30歲,未婚未育。她在南京生活,每個月五千塊錢工資。
除了租房和生活外,她沒有額外的開銷。即使工資不算高,她也能生活得有滋有味。
反觀我的另一位朋友,她今年剛剛結婚,和丈夫一起在天津工作,
兩個人的工資加在一起大約在1萬5左右。
可是這些錢對他們來說仍然不夠,
每個月光是還房貸就要還6000多塊,這還沒有算上兩個人的日常開銷。
現在,兩個人正準備要孩子。朋友跟我吐槽,結婚以后壓力實在是太大了。
一個人生活的時候,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可是結了婚以后,無論做什么都要考慮家庭,遠不如一個人過得瀟灑。
此外,現在結婚率和生育率這么低,也和當代年輕人的思想變化有很大關系。
在以前那個時代,結婚和生育是中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
絕大多數人都認為,不結婚不生育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在這種集體無意識的情況下,結婚生子是一件理所應當的事情。
可是,隨著時代的改變,社會的發展,新一代年輕人的思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相對于把自己的人生價值和婚姻、生育捆綁在一起,他們更加認同多元化的價值觀。
對他們來說,結婚和生育不再是人生的必需品。
其實,結婚與否,生育與否,都是個人選擇,每個人都有自由選擇的權利。
但是,婚育成本太高也是需要整個社會關注并解決的問題。
孩子是國家的未來,只有年輕人切實感受到婚育的好處,婚育率才能真正得到有效改善。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不下雨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