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這個煩躁的社會里,人們的心里充滿著焦慮與不安,就連最有意義的戀愛與婚姻,都變得光怪陸離荒誕不已,年年增長的離婚率,紛亂戀愛故事,讓許多人直接對此敬而遠之,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在大眾的眼里它似乎變成了一個吞人的泥潭,然而當我們真正的沉下心來,會發現愛情從來沒有變了模樣,它一直都是那般耀眼的純潔。
艷麗的花朵,繽紛的光彩,還有賓客滿座的會堂,一個男人牽著一個身穿紗裙的女人走上了最矚目的舞臺中央,下面的人們鼓掌著 笑著 鬧著 哭著,它好像一場美妙的婚禮。
但事實上它卻是一場沒有悲樂的葬禮,那個拼命擠出笑容的,穿著藍色紗裙的35歲女人,就是它的主人。
2000年考入黑龍江大學金融系的王越,在大四的時候相識了同系的王亮,兩人很快便墜入了愛河,
但當王越的父母得知后,卻并不看好這個,年齡比女兒小,還沒車沒房沒存款的男人,可王越深愛王亮,她相信自己的選擇,于是她轉身“私奔”,嫁給了愛情,
王亮也看在眼里心里默念著“我要給她幸福”,畢業后的二人來到了北京打拼,沒過多久,兩人便在北京買了房,王亮也當上了高管,擁有了不錯的收入。
直到2012年這美好寧靜的一切都被打破。正在家中休息的王越,突感肚子不適,來到醫院檢查后,卻發現是中晚期的胃癌,癌細胞已經擴散,只有不到一年的生命了,
這個消息如同晴天霹靂,一時間震垮了她的世界,他們好不容易熬過了困難時刻,得知消息的王亮沒有拋棄,反而變成了一束光,照耀著王越內心的崩潰與黑暗,
他鼓勵著“嘗試著積極的去對待與改變”,在王亮的安慰下,王越內心逐漸平穩,積極參與配合治療。
2012年底,王越接受手術切除,身體的病痛讓王越忍不住發脾氣,但王亮從不還嘴一直悉心照料著,王越的身體逐漸得到好轉,聽說旅游能幫助恢復的王亮,便辭掉了高管的工作。
帶著王越去四處旅游,似乎奇跡光顧了他們,王越熬過了一年的期限。
2015年,劇烈的腹痛再次讓王越來到了醫院,腫瘤復發轉移至腹腔,造成了嚴重的腸梗阻,此后的她不能吃東西,
只能靠營養液維持生命,潰爛的腹部折磨著,讓她痛苦崩潰不能入睡,而王亮一直守護在她的身邊照顧安慰著,甚至一整晚都不曾閉眼。
后來王越的病已經惡化到無法救治的地步,于是生命的最后6個月里,她選擇了出院,給自己提前辦一場葬禮,王亮緊緊抱住她,泣不成聲,他還想要和王越走到白頭走到偕老,
盡管王越心里滿是難過和不甘,但還是安慰道“死沒有什么可怕的,人人向死而生,以后你好好的活著”。
王越的嫁給幸福,王亮的給她幸福,兩人共同面對困難與病魔這就是純潔的愛情,人們向往這樣的愛情,
從古時的嫦娥奔月,牛郎織女,到國外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泰坦尼克號,一直都是,可是為什么人會一直如此向往?
用心理學角度來解釋,既是人從嬰兒時期誕生依戀特征,嬰兒對母親形成牢固的情感紐帶,使之建立起密不可分的關系。
從而獲得生存發展的一切條件,依戀特性同樣會延續到人的成長,特別是與他人建立戀人或是伴侶時展現尤為明顯,也可以說是狹義的親密關系,其目的也不再只是獲取生存條件,
而是滿足身心的最本能的需求與渴望,用霍曼斯的社會交換論來看,既是通過關系建立的“代價”,來獲取足夠的“收益”。
在戀愛中的依戀有四種不同模式:secure安全型-anxious焦慮型-avoidant回避型-fearful恐懼型,安全型依戀的戀愛是最理想,最容易誕生向往的愛情模式,
但并不是意味著其他模式就擁有純潔的愛情,因為在羅伯特.斯滕伯格愛情三角理論當中,愛情只需要親密 激情 承諾,只要這三塊基石就能組成精彩的愛情,顯然王越和王亮兩人做到了。
另外愛情的誕生往往不是一蹴而就,在勒溫的T組理論中,交往中的人們都是按照角色來行事,只是大部分人沒有感覺到自己的言語行動,所以愛情造就一般會經歷五個階段:
浪漫期
權力爭奪期
穩定期
承諾期
共同創造期
特別是在親密關系發生之初,兩人在荷爾蒙的促動下,雙方產生相互吸引,
在之后一段交往認知中,會將伴侶理想化,只有在雙方不斷的符號相互作用以及自我呈現的過程中,才能逐漸形成牢固且親密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