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未知的恐懼
我們先來談談恐懼情緒。其實“恐懼”情緒對人的生存起著適應性作用,進化心理學家指出,原始人類在遇到危險事物的時候,會產生恐懼情緒,而這種情緒的產生是為了保護其免受傷害。
例如,很多人天生對蛇有恐懼感,因為大多數蛇都是有毒的,會威脅到我們的生命。而人類為了生存、為了繁衍后代,會對蛇產生“恐懼”情緒,從而幫助我們避開危險。
同理,我們對于未知的事情也是有天生的恐懼。例如死亡,我們無法預知其會在什么時候、什么情境下發生,因此會產生恐懼情緒。如果一個人不害怕死亡,便很容易去做一些危險的事情,讓自己身處險境。因此,從進化學角度來說,人們害怕死亡,是說得通的。
其實,對于死亡與未知,我們不僅僅會產生恐懼心理,還會感到焦慮、不安。在現在社會中,生活中的很多未知事情會讓我們產生強烈的焦慮感,這種焦慮感折磨著我們,使我們倍感壓力。
例如考試前、成績出來前、之后找什么工作,生病之后會怎樣、剛到一個新的環境等等,這些未知結果的事件都會讓我們產生焦慮、恐懼的心理。所以對于死亡和未知的恐懼感屬于是一種很正常的心理現象,每個人都有。
產生了負面聯想
人的大腦會儲存很多信息,也會產生很多記憶。在我們的記憶中,會將相似的信息聯系在一起,比如看見死人,我們就會聯想到死亡。
對于那些經歷過喪親痛苦的人,看見死人,可能就容易聯想到自己曾經經歷的痛苦感受,看了很多電視劇的人,可能會將死人與恐怖的場景、陰森的感覺聯系在一起,自然嚇到不行。
這也驗證了我們之前所說的,當我們看到死人后,使我們感到恐懼的,并不是死人本身,而是聯想起了那些令自己害怕的東西,例如未知、死亡、痛苦、陰森感等等。
對于這種情況,特別是當這種恐懼感影響到了我們正常生活時,我們可以深呼吸,告訴自己:恐懼是來源于自己頭腦中的聯想,而不是事物本身。
我們害怕的,只不過是自己給自己塑造出來的東西,并且這種害怕感是人人都有的,因此自己也不要過于擔心,也不要責怪自己膽小。我們可以矯正自己以前不正確的、夸張的認知,沒有必要自己嚇自己。
有沒有發現,當我們說服自己不去想某件事的時候,注意力反而會集中到這件事上面。因此,當我們感到害怕時,可以通過轉移注意力,使自己慢慢平靜下來。
作者
第一心理主筆團 | 神奇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