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美國著名作家朱迪斯·萊特的著作《如何正確吵架》中,有這樣一段描述:夫妻生活,是一段充滿摩擦的親密關系,良性的爭吵反而產生了無限的可能性。她利用文字調侃吵架行為,并試圖挖掘其背后的積極作用,令我記憶深刻。
伴侶之間吵架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吵架其實是一門學問。夫妻之間,如果吵架模式不對,兩個人就會惡語相向、大打出手,最終導致感情破裂。
采取正確的吵架模式,兩個人就會“床頭吵架床尾和”,感情反而越來越深厚。那么,什么才是正確的吵架模式呢?我們該如何吵架呢?
為什么吵架?
心理學上將吵架、爭論等行為(親密關系之間)定義為獨立性和相互依賴需求的矛盾,即個人與他人自主性、獨立性的沖突,理論上是不可避免的。
因為即使面對同樣一件事,夫妻或者伴侶之間也很容易出現視角上的差異。比如,我們對于自己的行為的解釋更傾向于合理化,我們更容易對自己的行為作出更好的評價(自利偏差Self-serving bias)。
一旦開始吵架,說明伴侶之間是存在矛盾的。這個階段,吵架模式就是解決這個矛盾的方式。就夫妻而言,原則上的矛盾是比較少的,兩個人能夠走到婚姻的殿堂,已經說明了雙方的三觀是趨同的。
而促使夫妻吵架的往往是生活中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但是,即便是這些小事也要妥善處理,否則兩人的感情會被消耗殆盡,其中,不正確的吵架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種。
一、 狂暴型
陷入這種吵架模式的人往往會在吵架時情緒激動,歇斯底里地大喊大叫,甚至會打砸物品,傷害自己或他人。一旦處在這種模式下,普遍會拒絕與對方溝通,只是一味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二、 冷淡型
陷入這種吵架模式的人往往不會正面面對矛盾,而是采取逃避的方式消極處理,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冷處理。”在這種吵架模式下,雖然沒有出現過激的舉動,但是當事人拒絕表達自己的觀點,雙方也沒有形成有效的溝通。
三、 偏執型
陷入這種吵架模式的人往往固執己見,在吵架的過程中雖然和對方有交流,但是卻不肯接納對方的觀點。
而且,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往往會采取翻舊賬、貶低對方等方式。而這些手段不但無益于問題的解決,而且會火上澆油,加大兩個人之間的分歧。
我們平時吵架很有可能是以上幾種類型的結合,囊括了以上幾種吵架模式的特點。例如,我們可能在吵架時翻舊賬,結果越說越氣,隨手摔碎了桌子上的水杯。發泄完了之后回到房間開始和對方冷戰。
正確的吵架模式應該是?
雖然一次吵架或許并不足以斷送一段親密關系,但是,一次又一次吵架卻會產生難以彌補的感情裂痕。那么,正確的吵架模式應該是什么樣的呢?
一、一邊吵架,一邊建立有效的溝通
通過分析上述三種不正確的吵架模式,我們可以發現,在這三種模式中都沒有建立有效的溝通。在心理學上,吵架是一種情緒上的反應,是心理尋找平衡和答案的過程。
所以,夫妻之間,吵架時一定要注重形成有效的溝通,要明確地告訴對方自己的想法,同時傾聽對方的意見,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在陳述自己觀點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情緒,因為不良的情緒會讓對方難以接受。
二、吵完架以后自省,使每一次吵架都有意義
同時要學會自省,在吵完架之后要進行自我反思,找到問題的根源所在,避免在同一個問題上反復吵架,使我們每一次吵架都有意義。
夫妻之間吵架,并非百害而無一利,吵架模式決定了感情的長久,心理學家教你如何正確地吵架,你學會了嗎?
作者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
《如何正確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