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條成年人社交潛規(guī)則:“互惠”是交往的本質,成年人要學會閉嘴
成年人的世界,從來沒有簡單兩個字。在小孩子眼里,生氣就要表現(xiàn)出來,和朋友之間的矛盾必須要吵一架或者哭一頓才痛快,但還沒等眼淚風干,彼此就又笑著繼續(xù)玩耍了。 成年人的離開沒有古道送別也沒有送君千里,有些人真的就莫名其妙悄無聲息地走散了。時間可以沖刷一切,也帶走了我們的童真。 成年人的世界總是如履薄冰的,不了解成年人的社交規(guī)則和為人處世之道,只會讓我們寸步前行。 互惠互利是交際的本質目的,別人有事情我們能幫就幫,一來贈人玫瑰手留余香,二來這樣也可以為我們以后攢下好的人情、為日后可能會遇到的困難做好保障。 麻煩別人一定程度上也是在給對方添堵,如果對方是老好人的性格,他一般是不會拒絕,那這樣做就是在為難別人。每個人都懼怕情面上的事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維護好彼此之間利益往來的平衡性,才會使人際關系更長久。 每個人都應該清楚別人與我們建立連接的關鍵:個人價值因素。 張萌的高情商社交指南指出,如果你某方面的價值非常高以至于可替代性非常小,這樣別人與你建立連接關系的強度、穩(wěn)定性以及積極性都會非常高。 當你擁有很高的價值時,困難還沒有浮出水面就會有人心甘情愿忙前忙后地去幫你;而當你想要求得幫助卻無人理會之時,無需詫異,因為你的價值還不足以在對方心目中留下分量,別人就不會愿意在你身上花費過高的時間與成本。 每個人都具有功利主義心理,這是十分正常的現(xiàn)象。 因此,想要在成年人的世界里過得如魚得水,努力并且主動地維護人際關系是一種錯誤的狀態(tài),苦心經營的結果只能是一場空,努力提高自我價值才是關鍵。 跟什么樣的人說什么樣的話,是一種說話藝術。成年人的世界里沒有人喜歡被嘲諷,適度的玩笑是可以調節(jié)彼此關系,但前提是話說到嘴邊需要先過腦。 很多時候我們要做的不是講個不停,而是學會在適當?shù)臅r候閉嘴。 當別人自嘲之時不要加以認同與附和,這是對他人最基本的尊重。他人不覺得好笑那就不叫玩笑,有的人天性敏感,你的一時嘴損很有可能對他造成傷害。 多元化的社交方式可以幫助我們建立多元化的社交圈層,不可能全世界都喜歡你、都想要和你交朋友,這非常不切實際。想要人脈廣,我們需要交各式各樣的朋友,而不是多交朋友。 此外,距離產生美,關系再好的朋友都需要給彼此留下一定的空間。成年人沒有小孩子或者青少年那般單純真誠,步入社會之后更需要建立這種邊界感。 對他人的生活關注或者干涉過多,只會膨脹我們的控制欲,這樣的人是沒有朋友的。 學會拒絕是一項需要勇氣和技巧的本領,很多人認為拒絕別人會影響彼此之間的關系,萬一自己遇到麻煩可能就找不到人幫忙。實際上,拒絕別人并非要求你尖酸刻薄。 遇到你能舉手之勞幫忙或者你并非不想幫忙的事情完全可以熱情地幫助別人,一旦令你感到難為情或者觸碰原則的事情,最好還是拒絕,擁有這項技能會為我們解決很多社交上的煩惱。 對大多數(shù)人而言,有禮貌以及耐心解釋原因的拒絕都是能接受的,甚至有些人還會產生讓別人難為情的羞愧感。 既然是難為情的事情想必別人也是鼓足了勇氣,他們心里已經做好了被拒絕的預設,因此不會過多地責備于你。相反,如果你認為退一步可以海闊天空,那對應到別人身上的就是向前邁進繼續(xù)試探你底線的得寸進尺,并且還贈予你一個老好人的標簽。 好人當多了別人會將你的好當成習慣,分不開本分和情分是人的天性,當你稍微沒有給予百分百的好時,別人就會視你為眼中釘。所以說,做好人很難。 此外,拒絕道德綁架——“咱倆關系這么好,這么點小事你都不幫我?”“不想幫你就直說,虧我還把你當成最好的朋友。” 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去審判別人,這樣的人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這是典型的只關心自我的人格失調,不要理會他們的“綁架”就好。 成年人的生活就像散落一地的雞毛,但希望你我都不會因此感到落寞,太陽明天依舊升起,學會用坦然的心看待世界。 參考資料:Madrid, H. P. (2020). Leader Affective Presence and Feedback in Team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1.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