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性仍在被“捧殺”:面對家庭毒雞湯,夫妻一定要慎重
女性權利問題,一直是媒體的主戰場,三言兩語既能輕松激起千層浪。那么何為女權?這就需要我們從女權產生的源頭說起。“女權”產生是因為“男權”,我們不得不承認,在長達千年的封建統治下,女性在生存、生育、人身自由等各方面遭受了非人的壓榨,而隨著社會制度的變革,女性擁有了獨立生存的能力,這使得她們有了要求自己的合理人權的底氣。也就是說,“女權”本意是希望女性獲得和男性同等的人權。但觀察現實,我們會發現具有一定話語權和號召力的“女權主義者”,她們推崇的價值觀完全地背離了男女平等的初衷,她們要的不是人權,是強權。陳嵐曾提出過這樣一個觀點:婚姻其實是為了保護缺乏競爭力的那些男人的繁殖權,男人為了確保自己有后代而頒發的生子許可證。
這句話乍一聽,極其帶感,完美地契合了女性們的自戀情結,讓女性們生孩子是給男人居高臨下的恩賜的優越感。但這樣的情結屬實嗎?合理嗎?可持續發展嗎?顯然不,這只是部分“強權”主義者的“意淫”。生育,理應是一個獨立的女性和一個獨立的男性,基于感情之上的生命延續,它是愛的結晶,不是誰對誰的恩賜。如果女性奉“強權”概念為真理,最終慘遭侵蝕的是自己內心的寧靜、家庭的和睦、孩子的健康成長。一個內心充斥著強權概念的女性,很容易在婚姻里產生不平衡感,進而影響夫妻關系。沒錯,時代讓女性擁有了可以獨立的可能,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也日漸提高。但女性朋友們如果因此而認不清自己,那最終還是走不遠,甚至有可能會影響文明倒退。自媒體,尤其是一些為了特殊商業目的的自媒體,例如咪蒙洪晃等。女性朋友們會從她們口中聽到大量激進的言論,感覺自己身為女性就有多了不起。但其實不管女性還是男性,一個人是因為她擁有的價值而在社會中獲得某種尊重,而不單純僅僅是因為性別。如果一個人一無是處,女性男性根本沒差別。所以,奉勸女性朋友們,不要輕易地被那些看似美好的毒雞湯洗腦,不要輕易被捧殺。其實一個人如果輕而易舉的就能被捧殺,只能證明一件事:她還不夠強大,還沒有真正地認識這個世界,了解這個世界的運行規則,她的內部世界不成體系,別人三言兩語便讓其失了立場。其實如果一個社會能夠讓女性有條件實現自我價值,那么相對來說,她就已經是平等的了。至于在各種細節方面的缺陷,那需要長期的建設。畢竟長達千年的男權社會注定會遺留下大量的頑疾。但若女性因此認不清楚自己的位置,妄自尊大,結果注定是一塌糊涂。上帝創造男人和女人,是為了讓他們合作、共進,而不是讓他們互相殘殺。最理想的男女關系,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攜手并進。成年人的世界里,沒有誰是容易的。男人并不比女人高級,女人也不比男人輕松,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難言之隱。激進的女權主義,單方面放大了女性的問題。導致很多女性,尤其是一些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錯誤地以為,結婚生子為家庭做出貢獻,是屈服于男權社會的體現,只有投身事業的海洋,才能創造出女性的價值。其實此觀點著實偏頗了,社會是由男女兩性共同構成的,任何一個群體失去了另外一個群體都難以獨立存活,每一個性別群體創造出來的價值都值得我們尊重和認可。當下我們應該要做的不是提倡誰的權利,而是改善兩性的關系。為了男女關系的和諧,提高男女關系的質量,男性和女性們最應該做的事情是后退一步,聽聽對方怎么說。當我們開始傾聽彼此,內在與人際關系獲得了很好的平衡,男女兩性之間的矛盾自然就會減少。平權的起源是包容性,兩性平權不僅僅是在賦權女性,也是在解放男性。我們只有正視每個人的優勢與缺陷,無論男女尊重每個人的價值時,才能迎來一個和諧有序的社會。參考資料:《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