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領導?他們努力把同事和員工當成家人,他們希望公司是一個家。
但是,他們或許沒有意識到,這種想法和做法備受爭議,甚至很多員工對此感到困惑不解:
加班、打掃衛生的時候,經常聽到領導的一句話是:“要把公司當成自己的家,要熱愛'家庭’,多為'家庭’付出!”
上班遲到、早退的時候,聽得領導最多的話是:“你以為公司是你家啊,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那我到底要不要把公司當成自己的家?
圖片來源: 記者 鄭煥松 攝
1
-THE FIRST-
把員工當成家人
或把家人當成員工都不對
把員工當成家人,或把家人當成員工,哪個對?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BiMBA商學院院長陳春花的看法是:都不對。
陳春花認為,公司不是一個家,家也不是一個公司。
一直以來,很多企業管理者認為自己需要成為“父母官”,把同事當成家人,認為“應該以公司為家”,他們大講感情、愛好和興趣,不斷地希望照顧幫助別人,不斷地強調需要和諧,不斷地尋求“家”的感覺,覺得應該讓每一個人都得到關心。
還有很多管理者則恰恰相反,他們下班回到家里,還是大講責任、權力和目標,在家里爭論誰的權大,責任應該是誰的,而且為家庭設計了非常高的目標。結果發現,家里人常常因為誰說了算而大傷感情,常常因為家里誰該做家務,做飯是誰的責任而不和。
實際上,這兩種觀點和做法都是錯的。
公司與家,一個是正式組織,一個是非正式組織。正式組織中,是運用權力、責任和目標來連接人群;而非正式組織,則是用情感、興趣和愛好來連接人群。
在家里,根本就沒有責任和權力的劃分,雙方需要不斷地增進感情,培養共同的愛好和興趣,雙方共同承擔責任,讓生活充滿愛及和諧。
而在企業里,則不能夠從情感出發。因為企業存在的理由就是創造價值和利潤,而不是培養感情,如果不創造價值,企業就不可能存在,而創造價值和利潤就需要承擔責任、需要權力,從而實現目標。
所以回到家里,一定要講情感、愛好和興趣,千萬不要講責任、目標和權力。
在公司里,感情則不是首要的,如果沒有創造價值和利潤,再怎么關注人的公司和領導也是要被淘汰的。
對此,陳春花這樣總結:
沒有照顧到你的情緒,但有效率的公司,是一家正常的公司;
既有效率,又有情感的公司,是一家難得的好公司;
有情感而沒有效率的公司,一定是有問題的公司。
2
-THE SECOND-
公私分開,其實最好
很多人說,無論是領導還是員工,把公司當成家,把同事當成家人,都未免太感情用事、太單純了。公私分開,其實最好;把公與私攪在一塊兒,很多時候會令彼此感到矛盾、糾結和混亂。
“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千萬不要把公司當作家。公司與你的最好關系是合作共贏、彼此成就。”一位前輩說。
假如員工業績屢屢不達標,根據公司的發展戰略,必須施行末位淘汰制;或者公司經營不善,需要裁員,這個時候公司該如何取舍呢?
曾經,聯想在裁員時就陷入了窘境,被裁員工憤憤不平,心里想,“說好的一家人呢?怎么說開就開了!”當時有個被裁員工寫了篇文章叫《聯想不是家》一度引起了熱議。
對此,柳傳志回復說道:一個企業應該遵循的最根本原則就是發展,只有發展,才能做到為股東、為員工、為社會負責;而從發展的角度出發,企業就必須上進,內部就必須引進競爭機制。員工在聯想既要有感到溫馨的一面,更會有奮勇爭先而感到壓力的另一面,因此,不能把企業當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家,是必然的。
這道理其實很簡單,在家里,子女可以有各種缺點,犯各種錯誤,父母最終都是寬容的。企業則不可能這樣。
3
-THE THIRD-
領導別“自作多情”
當被問到公司是不是家時,大多數職場人士會不假思索地回答:“不是”。
這就是另一個更加現實的問題。對于那些試圖把公司當成家、把同事當成家人的公司領導來說,你的下屬和員工實際上根本沒有把你當成家人,也沒有把公司當成家。
像家人一樣同甘共苦、一起經歷風雨的領導和同事有沒有?有,但確實非常少。
更加普遍的現象是,即便領導想把同事和員工當成家人一樣,同事和員工卻不這么想,最后倒成了領導“自作多情”,徒留“失望和傷心”。
為什么大多數員工都不把公司當成家?
朋友小李舉了個例子:
加班、打掃衛生的時候,經常聽到領導的一句話是:“要把公司當成自己的家,要熱愛家庭,多為家庭付出!”
上班遲到、早退的時候,聽得領導最多的話是:“你以為公司是你家啊,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那我到底要不要把公司當成自己的家?
很多人說,公司或單位是一個人在家庭之外度過時間最多的地方,把它比喻成第二個家也不為過,但情懷是情懷,我們應該理智相待。
企業是以結果為導向,是追求利益的存在,不是如家庭以親情為導向,以包容而存在。
“職場如戰場,不是我們的家,不是放松的地方。一個是工作,一個是生活的地方。我們可以在家里,和家人一起盡情放松,但不可能在工作的地方,跟領導和老板一起盡情放松。”
“說句難聽點的,當員工不能為企業帶來利潤的時候,也就是企業拋棄員工的時候。同樣的道理,當企業無法滿足員工需求(薪資、晉升等)的時候,同樣是員工拋棄企業的時候。”
現實中,很多在職場打拼的人的真實想法是:企業不應讓員工像對待家庭般無條件付出,員工也不應在職場中如在家中那般隨意。另外,想讓員工為家庭般的付出,就應該有家庭般的收獲,“既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怎么可能?
事實上,職場中人都有著相同的心聲,那就是——
工作一半是由無可奈何組成的,另一半呢,是想回家。
END
編輯|丁凝 主編|張寧
校對|谷紅欣 視覺|牛大偉
使用須知:
文章已獲得轉載授權,
需要轉載,請在公眾號后臺聯系。
本文亦在今日頭條、大魚號、搜狐號、
一點號、趣頭條、百家號、
微博、企鵝號、快傳等平臺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