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酒和茶。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換作是女人,僅憑直覺和本能,也能知道邦妮的需要。然而,作為男人,我完全忽略了觸摸、擁抱和傾聽,忽略了它們對女人的意義和價值。在某種意義上,我在情感藝術上是個無知者。”
這段話是那本書的作者約翰·格雷反思自己時的心聲,他當時還是個情感藝術上的無知者,認不清男女之間的差異,認為妻子滿腹怨言是無理取鬧,等到妻子吐露心聲之后才發現,妻子沒有無理取鬧,她只是忍受了一天的煎熬生活之后感覺委屈了,想要發泄下情緒,想被丈夫抱抱她。
這種問題很普遍,很多夫妻鬧矛盾的時候,彼此之間都隔著一道墻,各自都用自己的認知去解讀對方的言行,卻不懂得真正站在對方的立場,或者站在對方同類的立場去解讀對方的言行,如此就會讓感情錯位,彼此內心留下芥蒂。
有位讀者也跟我傾訴過這方面的問題,她說男友很強勢,說他變得跟剛戀愛時不一樣了,說他的男子氣概變成了大男子主義泛濫,說她想要的尊重在他那里再也得不到了。
男友對她提出了這樣的要求:“作為兒媳,你必須給我媽買房養老,這件事沒得商量!”
她感覺自己沒被尊重,討厭男友對自己下命令,但是她又不敢表達自己的心聲,只是沉默,哭泣,寄希望于男友能夠感同身受。結果,男友非但沒有感同身受,還因為她遲遲不接受他的命令要跟她分手。
這種雙方互不認同的情況,就是約翰·格雷所說的“忽略男女之間的固有差異”的問題,任何一段感情存在這樣的問題,都不會有好結果。我們結合前面那位讀者的感情問題具體來解析一下,希望能對其他人有所啟發。
一個男人是有男子氣概,還是大男子主義泛濫,區別很明顯,二者永遠不可能劃等號。
男子氣概是一個男人有擔當,自信有底氣,能做到收放自如,會把強化自己當成重點去經營,也會以“帶給身邊人幸?!睘槟繕巳^斗,對自己要求嚴格,與人相處時不會囂張跋扈。
而大男子主義則是以自我為中心,認為所有人都應該圍著自己轉,尤其是身邊最親近的人。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會唯我獨尊,經常用命令的語氣要求身邊人做事,身邊人順從了還好,一旦不順從,他們就會發脾氣,或者像前面那個男人用分手的方式懲罰自己的女朋友。
可以說,大男子主義泛濫的人,都沒有男子氣概,女人在他們身上看不到溫情的一面。同理,有男子氣概的人,
雖然說大男子主義泛濫的男人,也有可能變成有男子氣概的人,但這種轉變不會自動發生,取決于男人自身是否能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是否懂得改正自己的問題,是否懂得要求自己改變,不懂就會一直大男子主義泛濫。
從前面那個男人的所作所為來看,他很明顯沒有認識到自己的問題,這當然就沒有改變的可能,這種沒有自我改變意識的人,不懂得學習的人,就只能在自己有限的認知內活著。
另外,那個女人自身的認知也有問題,她把男人的大男子主義跟男子氣概畫了等號,在她看來是男人變了,其實并沒有變,男人一開始就大男子主義泛濫,只是那時候彼此之間沒有利益方面的矛盾,所以她沒看出來。
她隱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隱約知道男人想要什么,因為只是隱約知道,所以分不清自己想要的是否合理,更鬧不清男人的要求是否合理,只是隱約覺得不合理。
她同樣需要認清這些問題,愛錯人要敢于承認,不該自欺欺人,否則她就鬧不清分手對她來說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總體去比較上面那對戀人,女方的境界比男方的境界要高一些,至少她能隱約認識到彼此之間的差異,而男方則是根本不關注彼此之間存在差異,一心只是唯我獨尊,讓女方按他的命令行事。
我們回到開頭提到的《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中的那句話:“換作是女人,僅憑直覺和本能,也能知道邦妮需要什么,而我作為男人,完全忽略了觸摸、擁抱和傾聽對于女人的意義和價值?!睆倪@個思路去看,其他女人看了前面那個女人的遭遇,肯定能感受到她需要什么,對哪里不滿意,以及男人做錯了什么,而這一切,男人都不聞不問。
雖然說男方也有自身的需求,跟女方的需求本就有差異,但客觀去比較的話,女方付出得較多,至少她在乎他的感受,她肯為了愛小心翼翼。而男方則是只知道放肆而不知克制,從這個角度來說,她愛的人并不愛她,因為他不具備真愛一個人的兩個明顯特征:既放肆,又克制。
希望其他人能從這對戀人的感情中吸取教訓,雙方都要認清彼此之間的差異,然后各自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想問題,雙方都為了滿足對方的需求而克制,感情才不會失衡。如果只是一方克制而另一方放肆,感情則會一直處于失衡的狀態,沒有天長地久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