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酒和茶。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萊辛: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喪失目標,也比“漫無目的”徘徊的人走得快。
從個人成長角度來說,這句話和“慢慢來,比較快”有異曲同工之妙,講的是毅力和堅持的重要性。
從解決問題的角度來說,只要找對方向,速度慢一點解決問題,也比徘徊不定要好。速度雖然慢一點,但解決了就輕松了。如果徘徊不定,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就永遠不會輕松。
很多人的婚姻問題都應該用這種思路去破局,否則總是顧慮這個顧慮那個,想放棄又不敢放棄,不放棄又想放棄,生活就會陷入“鬼打墻”一般的窘境。
下面這個女人的遭遇只是看起來比較可憐,其實可憐不可憐,外人說了不算,她自己說了才算。
我過往的人生,一直都在試錯。尤其是我的婚姻,可謂一塌糊涂。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在外地沒有歸屬感,其實只要放平心態休養一段時間就好,結果我卻聽從父母的勸告回了老家,走了他們安排的結婚生子的路。
之后的很多事排得很密集,我根本沒有停下來思考的時刻,以至于相親以后,婆婆三天兩頭往我們家跑,執意要撮合我跟她兒子。
我爸媽沒什么主見,也不懂什么才算是真正替我考慮,他們那一關破了以后,就開始給我做思想工作,我的婚姻就這樣被動地開始了。
我祈禱婚后生活會順利,結果發現并不順利,他跟婆婆美化出的樣子大相徑庭,根本沒有任何美好可言,要么對我愛答不理,要么就對我吆五喝六。
我在這種情況下鬧過離婚,沒有得逞,因為婆婆又故伎重施,煽動我爸媽給我做思想工作,同時她自己也給我做思想工作,于是我再一次誤信了她的話。
她之所以喋喋不休地向我灌輸她的觀念,就是不給我獨自思考的機會。心煩意亂的我,信了她交給我的“拴住男人心的方法”,她說很簡單,只需要六個字:給他生個孩子。
因為我沒有細想這種事,也沒經歷過這種事,只是憑感覺認同婆婆說的話,想著有了孩子以后,他的心或許就不會飄在外面了。
可結果卻是憑空給我增添了苦難,孩子出生以后,他非但沒有把心思放在家庭上,還趁著我坐月子的機會偷雞摸狗。
因為這一切的結果都是在婆婆的慫恿下發生的,所以我免不了第一時間向她求助,想讓她幫忙收拾爛攤子。結果,她說了一句話,把我噎個半死:“你忙著坐月子,我兒子愛別人沒有錯!”
至此,我才意識到自己上當受騙了。她催我生孩子,并不是為了拴住他兒子的心,而是為了拴住我的腳,讓我無路可逃。
如果我心軟,因為心疼孩子不敢離婚,我這輩子肯定不會再有出頭之日。我想出了月子就離婚,我知道這種事單憑我自己很難成功,所以我決定讓我父母支持我。
畢竟,我的人生走到這一步,他們也難辭其咎。當初如果不是他們聽信了婆婆的讒言,不慫恿我嫁人,就不會有現在這樣的結果。為了讓他們支持我,我做好了以死相逼的準備。
雖然爭吵了很久,期間我有很多快要堅持不下去的時刻,但好歹我熬出來了,我帶著孩子離開了。
這對我來說,只是重新開始生活的第一步,以后的路任重道遠,我必須謹慎走好每一步路,哪怕慢一點,也比走錯了路要好,您覺得呢?
我聽過很多女人說想離婚,但因為有孩子,所以不敢離婚。
這樣的人全都活得很痛苦,因為她們已經陷入了“想離婚卻不敢離婚,不敢離婚又總是想離婚”的循環之中。每當她們跟別人說想離婚,然后話鋒一轉說為了孩子不敢離婚的時候,都是在自我安慰,認為把孩子推出來,能得到別人的認同,只要有人認同,自己就能好受一點。
而事實上,那部分人當中的很多人,以孩子為借口,都是在逃避,他們根本就沒有正視問題。更有甚者,為了打退堂鼓,不惜找一些極端的案例,說誰家的孩子因為父母離婚而出現了心理問題。
之所以說這種案例極端,是因為這是一種過時的觀念。時代早就變了,人的思想境界也遠勝于從前,除非一對夫妻離婚以后,帶著孩子的一方像以前的人一樣沒有任何活路,孩子才會受影響,否則但凡有活路,孩子都沒那么容易受影響。只要給了孩子足夠的愛,就足以勝過一切。
從這個角度來說,很多想離婚的人是具備條件的,他們不敢鼓起勇氣,并非真的會發生她們所擔心的事,只不過是在自我設限。自我設限就算不上找到了明確的方向,如此一直徘徊重復痛苦的生活,很難掙脫套在自己身上的枷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