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點擊上方藍字??即可“關注”。
有人說,彩禮等于陪嫁,說娘家給女兒的陪嫁,就是婆家當初給女兒的彩禮。
昨天,有個朋友在群里就問了這樣的問題,“我爸媽給我的陪嫁,就相當于婆家之前給的彩禮?必須轉了個手之后再還給婆家?”
她之所以這么問,是因為婆婆要用她的陪嫁,跟她說那筆錢本身就是當初婆家給她的彩禮,理應再還給婆家,理應用到婆家人身上。
有個朋友回答說:
「我婆婆雖然在婚后沒問我要錢,但是無形中,我父母給的陪嫁還是用在了我婆家人身上,他們沒挑破,我也沒挑破,反正就是用了,也沒鬧出什么矛盾。
要問我心里是否別扭,我也說不好,感覺我老公和婆家人對我都挺好的,他們需要用錢的時候,我沒理由拒絕。」
另一個朋友的回答則相反:
「誰說的陪嫁等于彩禮?我就不認同這種說法!彩禮是彩禮,陪嫁是陪嫁,這是兩筆八竿子打不著的錢,誰也沒資格等同。
彩禮是婆家娶妻的誠意,這筆錢怎樣使用,歸兒媳自己支配;陪嫁是父母給女兒的錢,這筆錢怎樣使用,也歸女兒自己支配。婆家如果急需用錢可以跟兒媳說,但是如果用“陪嫁等同于彩禮”的說法問兒媳要錢,反正我是絕不會答應。」
單是從上面這兩個人的回答就可以看出來,不同的人對彩禮和陪嫁有不同的看法。所以,陪嫁是否等同于彩禮,不是某一個人說了算,這種事如果沒有一致的看法,勢必會產生矛盾。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兒媳不認同“陪嫁等于彩禮”這種說法,婆婆卻非要堅持這種說法問兒媳要錢,必定會有矛盾。這種矛盾出現時,剩下的就看男人是什么看法了,男人的看法決定了婚姻的走向。
下面這個女人的婚姻中就出現了這樣的問題,她和婆婆的觀念就極不一致,最后沒離婚是因為她老公的看法跟她一致,我們來看看具體發生了什么。
我和我老公談婚論嫁時,因為一切都順利進行,所以我理所當然認為這是一段正常的婚姻,既然有好的開始,婚后就會繼續一帆風順。
剛結婚那段時間,也沒鬧出什么問題,表面上看起來,人人都對我很好,我對他們也很好,完全是一派“家和萬事興”的景象。
可是,隨著婆家把小叔子結婚的事提上日程之后,我的婚姻就緊接著出現了問題。
有一天,婆婆直接跟我說,“兒媳,把二十萬陪嫁拿出來,給小叔子買房用!”
我當時整個人都懵了,腦子里浮現出的念頭是,“小叔子買房?我的陪嫁?這兩件事有直接關系嗎?買房不應該是公公婆婆的事嗎?為什么要問我要錢?為什么要指明了要我的陪嫁?”
有了這些念頭之后,我就不由自主跟婆婆說,“這跟我沒有關系吧?”
婆婆聽了我的話之后,表情變得很可怕,“怎么叫跟你沒有關系?你娘家給的陪嫁,就是我當初給的彩禮,本身就是我的錢。如果不是你小叔子結婚,我可以不問你要,但是現在他要結婚了,你就必須把那筆錢還給我,我沒讓你單獨出錢已經仁至義盡了!”
我當時根本就來不及去思考自己為什么會這種話那么反感,反正就是條件發射一般及其反感,這擺明了是“要債”,擺明說我欠她錢。
我一時沒忍住,脫口而出,“你想錢想瘋了吧?彩禮是給我的,陪嫁也是給我的,這都是我的錢,怎么到你嘴里變成了你的錢?這個錢我不會給你,我更不會單獨出錢,這根本就是跟我沒有任何關系的事!”
婆婆聽完我的話之后,罵罵咧咧地走了。
那一整個下午,我都心神不寧,又是憤怒又是擔心,我不知道這件事會不會影響到我的婚姻。
等到我老公回家的時候,我把這件事跟他說了,他聽完之后安慰我說,“你沒做錯,就應該拒絕!我媽下午跟我告狀了,還慫恿我問你要錢,不過被我懟回去了。她自己手里有錢,卻跑來問你要錢,還惦記你的陪嫁,真的讓我太失望了!”
聽了他的話之后,我稍微安心了一點,他為了寬我的心,繼續跟我說,“我也沒想過會發生這種事,我以為我們的婚姻中不會有婆媳矛盾,可現在看來,還是要有應對之策比較好。今后如果再發生類似的事,你不要跟她客氣,讓她有事找我,我自會跟她理論!”
雖然我老公這樣安慰我讓我很感動,但是想到婆婆問我要錢的那副嘴臉,我還是很寒心。我一直以為她是個通情達理的好婆婆,沒想到突然鬧出這么一出。唉!希望以后不要再發生這種事了,不然真正鬧翻臉了,對誰都沒好處!
關于婚姻涉及到的“彩禮”:男方及其家人如果不想給,那就去找不愿意要彩禮的人結婚;如果給了彩禮又想要回去,那就去找能接受這種觀念的人結婚。你不愿意給彩禮,愣是要跟必須要彩禮的人結婚,是不現實的;你給了彩禮又想要回去,跟不接受這種觀念的人是不合適的。
既然愿意給彩禮,既然已經給了彩禮,那就不該有要回去的想法,不然勢必會鬧出矛盾。不僅男人要明白這個道理,做婆婆的更應該明白這個道理,不然離婚是遲早的事。上面那個女人的那段婚姻,如果她老公跟婆婆的觀念一致,他們免不了要離婚。
家和萬事興,靠的不是算計,而是尊重!很多人都不明白這個道理,總想著靠算計,靠壓制,妄圖通過讓對方服從自己而“家和萬事興”,這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想要家和萬事興,首先要讓尊重先行。每個人都做到尊重了,自然會有善待,自然會有互幫互助,彼此需要用錢的時候自然會很順利地得到幫助。反之,如果像上面那個女人的婆婆一樣“算計”,那就絕不可能家和萬事興,因為人都有“吃軟不吃硬”的心理,你不尊重兒媳,兒媳自然也不會尊重你。
微博@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