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點擊上方藍字??即可“關(guān)注”。
婆婆把兒媳當外人就已經(jīng)很可惡了,如果婆家的小姑子,小叔子等人都拿嫂子當外人,那就更可惡了。
很多獨生子女之所以不愿意嫁到兄弟姐妹多的家庭,就是因為不想被婆家一干人等欺負。光是婆媳矛盾本身,對兒媳來說已經(jīng)難以忍受,招架不住了,如果再有什么“姑嫂矛盾”“叔嫂矛盾”,那婚姻也就離離婚不遠了。
就像剛離婚的瀟瀟說的一樣:
「我真的是人生第一次對一家人都那么討厭,結(jié)婚前,我完全沒想過嫁到婆家之后會有那么多亂七八糟的問題,真的是一步步把我逼上絕路,我不得不選擇離婚。
結(jié)婚前,我那個不要臉的前夫把他的家人說得千好萬好,說只要他喜歡我,他家所有人都會喜歡我,“你是獨生子女,可能沒體會過大家庭的快樂,你嫁過去之后就知道了,一大家子其樂融融有多幸福。”
我當初還期待著融入他們的大家庭,結(jié)果,結(jié)婚之后,他們一家人個個都拿我當外人,甚至可以說拿我當仇人。我從嫁過去第一天起就能感受到這份敵意,感覺他們時刻都在關(guān)注著我的一舉一動,就等著看我出錯,然后找茬。
先找我麻煩的是婆婆,我因為心中不忿跟她頂嘴了,結(jié)果捅了馬蜂窩,連小姑子帶小叔子,開始一起圍攻我,包括我那個該死的前夫也指責我,讓我感覺我在婆家完全沒有立足之地,我不離婚還等什么!」
現(xiàn)實中經(jīng)歷過這種婚姻的不止瀟瀟一個,下面這個女人的婚姻也存在類似的問題,只不過她的婚姻中存在的問題沒有那么嚴重,我們一起來看下。
跟您念叨念叨我婚姻中存在的問題吧!雖然說這個問題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再是問題,雖然說我已經(jīng)“大仇得報”,不過我還是想吐槽下婆婆和小姑子。
我老公家是兄妹兩個,我和我老公結(jié)婚的時候,小姑子還沒結(jié)婚。正是因為她沒結(jié)婚,一直跟父母一起住,所以她總是找我的麻煩,總是慫恿婆婆找我的麻煩,可以說我婚姻中的婆媳矛盾全都是她挑起的。
在我們的孩子出生之前,她找我麻煩,以及慫恿婆婆找我麻煩,都被我和我老公一一化解了,我也沒太往心里去,只是覺得她不是好人。可是,我們的孩子出生之后,她的做法真的讓我很寒心。
本來我和我老公說好了,孩子出生之后讓婆婆幫忙帶,婆婆也答應(yīng)了。可是,事到臨頭,小姑子卻橫插一腳,阻止婆婆幫我?guī)Ш⒆樱€專門找上門來跟我說,“嫂子,我媽沒義務(wù)給你帶孩子,誰生的誰帶!”
我當時就告訴她,“你也有做兒媳的時候,到時候你婆婆不幫你帶孩子,看你怎么辦!”
不知道她具體跟婆婆說了什么,婆婆聽信了她的讒言,跟我的關(guān)系鬧得很僵,由此我也就不指望婆婆了,把我媽喊來幫我?guī)Ш⒆恿恕?/span>
正所謂“惡人自有惡人磨”,我那個阻止婆婆“帶孫子”的小姑子,嫁人之后,被自己的婆婆折磨慘了。
巧的是,她婆家也有個小姑子,比她更會作妖。她的小姑子從來不自己出面欺負她,而是背地里扇陰風,讓婆婆去欺負她。
她有了孩子之后,婆婆既不照顧她坐月子,也不幫忙帶孩子,還整天沒事找事。她想到讓自己的母親幫忙帶孩子,可是,我婆婆那段時間突然病了,無法幫她帶孩子。
她最后實在沒辦法了,來向我求助的時候,我把她曾經(jīng)跟我說的話原封不動還給她了,“小姑子,我沒義務(wù)給你帶孩子,誰生的誰帶!”
如果讓我平白無故對一個好人說這種話,打死我都不會說。但是對小姑子這種惡人,她曾經(jīng)怎樣對我,我就只能怎樣對她,我沒有變本加厲欺負她,已經(jīng)算對她仁至義盡了。
老師您上午說的那句“種善因得善果”特別對,我小姑子這種人沒種過善因,得不到善果是咎由自取。我早就提醒過她“你也有做兒媳的時候”,如果她從那時候開始行善,也不至于落得如此凄慘的地步。
不管是前面提到的瀟瀟的婆家人,還是后面那個女人的婆家人,都太能作妖了,太不懂事了,完全不懂得什么叫“將心比心”。
尤其是后面那個女人的小姑子,她要是懂得什么叫“將心比心”,自然能想到“自己也有做兒媳的時候”,自然能夠換位思考去善待自己的嫂子。可悲的是,她一直不懂,嫂子提醒她了,她也不當回事,最終自己釀成悲劇了才后悔,已經(jīng)晚了。
不光是“小姑子”對待“嫂子”的時候要懂得“將心比心”,婚姻中所涉及到的所有人際關(guān)系,都應(yīng)該懂得“將心比心”的道理。如果每個人都懂得將心比心,也就不會婚姻悲劇!
如果男人能夠站在妻子的立場想問題,女人能夠站在丈夫的立場想問題,婆婆能夠站在兒媳的立場想問題,兒媳能夠站在婆婆的立場想問題,各種存在“相互性關(guān)系”的當事人都能夠站在對方的立場想問題,婚姻中的很多矛盾都不會發(fā)生。
希望每個人都好自為之,能夠認真思考下這個問題。如果你能做到“將心比心”,但對方卻做不到,那就不是你的問題,婚姻是何走向,應(yīng)該由你這個懂得善待和尊重的人來做決定。反之,如果對方能做到“將心比心”,你卻做不到,那你的婚姻走向悲劇就是你自找的。(文/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