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點擊上方藍字??即可“關注”。
雖然說“老嫂比母,小叔子是兒”,但是這個觀點也不能濫用,必須在特殊情況下發揮作用才能彰顯其價值。
女人嫁到婆家之后,如果公婆健在,那公婆就是小叔子的法定監護人,這種情況下不該是“嫂子”這個身份的人撫養小叔子,公婆以及其他任何人都不能在這種情況下對“嫂子”進行道德綁架。
但如果公婆不在了,小叔子還小,這時候做嫂子的應該跟做哥哥的一起作為小叔子的監護人,盡到撫養的義務。這種天災人禍的情況是特殊情況,如果哥哥嫂子在這種情況下對小叔子不管不問,免不了會被人詬病。
從現實角度去看,雖然不排除有少數哥哥嫂子不愿意撫養小叔子,但大多數哥哥嫂子遇到了這種特殊情況,都會盡到相應的義務。
反過來的另外一種情況也是成立的,就是:女方家如果出現了特殊情況,父母不在了,小舅子還小,這種情況下,姐姐和姐夫同樣需要盡到相應的義務,不然怎么都有點說不過去。
昨天和幾個朋友聊天時就提到了這方面的問題,阿強說,“我放假回家,不是回我自己家,而是回我姐姐家,因為我是在姐姐家長大的,我父母不在了,是姐姐和姐夫一手把我帶大的,于我而言,他們就是父母的角色。”
小彩聽了阿強的話之后,問了這樣一個問題,“你姐夫對你好嗎?當初你姐姐把你接過去跟他們一起生活時,你姐夫反對過嗎?”
阿強想了想之后回答,“當時……我沒有印象,因為那時候我還小。但是,從我記事開始,我姐夫從來沒有對我不好過,我也沒有發現他和我姐姐有過什么矛盾,從這一點來看,我姐夫應該沒有反對過吧!你為什么問這種問題,你也有相關的經歷嗎?”
小彩沉默了一會兒,點了點頭,“我有相關的經歷,只不過比我感觸更深的應該是我弟弟。他沒你那么幸運,沒有那么好的姐夫。”
在場的其他人很自覺地都沒說話,等著小彩繼續說,她沒有辜負大家的等待,把她的經歷從頭至尾說了一遍:
『雖然年紀越大對生死的感觸越深,但是,或許很多人跟我曾經一樣,不愿意把生死跟自己的父母聯系在一起。雖然心里也知道誰到逃不過一死,但內心就是不愿意去面對,總是希望自己的父母能長命百歲。
可問題是,人有旦夕禍福,天災人禍這種意外,很多時候是防不勝防的。我父母就沒躲過,在我結婚后不久出了車禍,兩個人雙雙離世了。
我嫁出去了,父母去世了,就只剩下我弟弟了,我們彼此是對方唯一的親人,他還小,我作為姐姐不能不管他,我想但凡是個有點良知的姐姐,都不可能不管自己年幼的弟弟。
我以為我前夫會跟我想法一致,我以為他會允許我把弟弟接來一起生活,我以為他會把我弟弟當自己家人看待,可實際上,這樣的結果并沒有發生。
我把弟弟接過去之后,他當時就翻臉了,要求我弟弟搬走,要去我把他送走,“小舅子不搬走,我們干脆離婚,你們一起住吧!”
剛剛承受父母離世之殤的我,本身就還處在陰郁之中,本以為可以照顧好弟弟以慰父母在天之靈,結果卻被他這樣數落和要求,我忍無可忍,答應了離婚,“好,既然你在這時候落井下石要離婚,那我成全你。我以后不管單身還是再婚,我都會跟我弟弟一起住,直到他長大成人為止!”
他真的跟我離婚了,對當時的我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但是沒辦法,我不可能為了這樣一個沒有良心的男人放棄我的弟弟。婚姻沒了可以再找,但是我如果放棄我弟弟,我這輩子到死都不會安心,死了也沒有臉面見我的父母。
剛離婚那段時間,我一個人帶著弟弟生活確實很難。不過,熬過來之后就還好了。現在我和我弟弟一起生活,還不錯,他也很懂事,這樣我就放心了。或許我弟弟的存在讓我錯過了很多美麗的風景,但我不后悔,因為他是我親弟弟,血濃于水。』
上面小彩經歷的那段婚姻,讓人聽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兒。很多人都說活著很難,但相對于她的遭遇來說,也就沒那么難了。
不管她是否已經嫁人,父母不在了,她都不能不管自己年幼的弟弟,這種事于情于理都應該由她來負責。人生中很多類似這種有關血緣和親情的事,都是逃不掉的,就算你不在意世俗的道德綁架,你也難道自己良心的譴責。
這件事是她人生的一部分,是她不得不去做的事。可是,她當時的丈夫卻不愿意背負她的這種人生,這樣一來,一邊是跟自己一母同胞的弟弟,一邊是一個沒有責任心的丈夫,她毫不猶豫選擇自己的弟弟,也是不得不去做的決定。
說到這里,我想起了《小歡喜》,當女主決定把外甥磊兒接到自己家去住時,男主全盤接受,這樣的夫妻才算真愛。換句話說,敢于背負彼此人生的夫妻,才是真愛!
雖然人都有惰性,雖然人都不想活得太復雜太累,但是,很多時候,有些事你不得不去做,不得不去承擔,不得不負起責任。一對夫妻結婚之后,彼此都應該敢于背負對方的人生,這不是給自己找麻煩,而是在負責任。尤其是像案例中那種事發生時,妻子不得不撫養自己的弟弟,丈夫就應該跟她一起,不然你非要讓妻子在你和小舅子之間選擇一個,那就對不起了,她肯定會選她弟弟。
我是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已婚的你,敢于背負對方的人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