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點擊上方藍字??即可“關注”。
下午有個朋友看了我寫的那篇關于“夫妻離婚,男人和女人誰更吃虧”的文章之后,說了這樣一番話:
『別說離婚,男人和女人從在一起的那一天開始,之后發生的每一件事,都是女人吃虧。你要是女人,你就知道女人會為感情付出多少,會為男人做出多少犧牲。』
我們不能說她這番話是錯的,只能說,這番話里的觀點只代表她自己。她離過婚,被男人傷害過,因為對前夫不滿,導致她對所有男人都有偏見,這很明顯有偏激的成分在。
現實中很多人雖然沒有經歷過她所經歷的事,可能也會有她那樣的觀念,總覺得在感情中吃虧的永遠是女人。
這種“固有認知”和“想當然的心理”從根本上來說是有問題的:人云亦云說感情中女人永遠是吃虧的人,心中都有個無形的前提,就是把女人擺在了一個很低的位置,覺得女人跟男人戀愛是伺候男人,總是自己付出得多,男人得到的多。
女人付出得多是不假,但是由此就說男人只得到沒付出,這肯定是不準確的。男人在感情多付出的也不在少數,男人被女人玩弄了感情的也不在少數,這種怎么算?總不能忽略不計吧?
這些問題,全都是觀念方面的問題。觀念的保守和靈活,決定了人們對待感情的態度。下面這兩個女人所經歷的愛情悲劇和婚姻悲劇,從根本上你來說,也都是觀念方面的問題。
『我前男友這種人,真的要好好吐槽他一下。我是女人,他是男人,我們同居了之后,我都沒說自己吃虧,他卻說自己吃虧了,說我破壞了他的人生規劃。
剛開始同居的時候還好,可是,當我們有了親密接觸之后,他整個人變得讓人感覺好惡心。那種狀態就是,搞得好像我們有了親密接觸之后就打斷了他修仙的進程一樣。
我是個正常人,我有七情六欲,我并沒有覺得情侶同居有什么問題,也并不覺得親密接觸有什么問題。可是他倒好,搞得好像他在婚前必須禁欲一樣。
既然是這樣,為什么不早點跟我說?該做的不該做的都做了,他卻百般指責我打斷了他修仙,我真的很想罵人。得了便宜還賣乖,這樣的男人,跟他分手一百次都不過分!』
『我跟前夫鬧離婚那天,前夫拼命挽留我,讓我不要跟婆婆一般見識,“你理她干嘛?我們和她不是同一個年代的人,有代溝,觀念不一致很正常。你觀念開放,她觀念保守,總不能因為這種事就離婚吧?”
我沒有接受他的挽留,我也不認同他說的話。婆婆的那種態度,根本就不叫觀念保守,根本就是情商太低,不懂尊重,得了便宜還賣乖。
導致這種結果的具體問題是:因為我跟前夫婚前同居,婆婆就一直嫌棄我,看不起我,說我人品有問題,說我家教不好,連帶著說我父母的人品有問題。
婚前同居這種事,我作為女方擔著風險,都沒說什么,她作為男方的母親,我是跟她兒子同居,她卻看不起我,還連帶看不起我父母,我真的無法忍受。
所謂“得了便宜還賣乖”,說的就是我婆婆這種人。我最討厭“得了便宜還賣乖”的人,所以當婆婆露出了這副面孔之后,我一刻也沒忍。
我不會因為這一段婚姻悲劇而不敢跟男人同居,我是個正常人,是現代女性,我不想把自己活成老古董,之后面對婚姻時,我還會跟男人同居,但前提是,婆婆必須得是個正常人,否則男人再好,婆婆不好我也不會嫁。』
之前我們有一篇文章提到了一個大齡剩女,她在相親過程中特別重視男人的消費觀念,當發現兩個人的消費觀念完全不一致時,男人喝一杯咖啡都嫌貴時,她果斷放棄了那段感情。
上面所提到的兩個案例,也是同樣的問題,問題的性質都一樣,都是觀念方面出了問題導致的感情悲劇。
每個人對待感情時,都不應該忽略,無視或者弱化觀念方面的問題,彼此各方面的觀念是否一致,很重要,尤其是你特別重視的一些觀念,你不去提前比對,等到有些事發生之后才發現觀念不合,那你可能就已經吃虧了。
人的觀念,就像是電腦設定好的程序一樣,決定著一個人的言談舉止。這種問題,不能光用眼睛去看,要通過具體的事項用心去感受,去比對兩個人的觀念。
只有彼此在各方面的觀念都相對一致了,才會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彼此都沒有吃虧一說。涉及到婚姻,如果連帶著把雙方父母的觀念也比對了,當然更好。
這項比對的工作如果不提前去做,就有可能出現案例中那種問題,你付出了非但沒得到回報,對方還得了便宜賣乖,這樣的感情,就算你放棄了,也會讓你感覺很惡心,很窩心。
我是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你如何看待“婚期同居”這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