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點擊上方藍字??即可“關注”。
有些人不敢離婚是怕影響孩子,有些人離婚就是為了孩子能過上更好的生活。這種人和人之間的區別,在再婚方面也存在:有些人不再婚是為了孩子,有些人再婚是為了孩子。
離婚或再婚都圍繞孩子去考慮的人,如果事情真的能夠按他們想的去發展,如果孩子長大后真的能善待他們,他們的付出就是值得的。可如果他們做出的犧牲不被孩子理解,得不到孩子的善待,那就不值得。
比如,有些女人為了孩子不敢離婚,結果孩子長大后卻埋怨母親不該不離婚,完全不體諒母親的良苦用心,勢必會讓母親很后悔,很寒心。
再比如,有些帶著孩子的離婚女人或喪偶女人,為了孩子著想而一直不愿再婚,不敢再婚,結果到頭來卻不被孩子善待,同樣會很寒心。
下面這位60歲二婚女人就遭遇過這種家庭矛盾,她最終選擇再婚是想在有生之年為自己活一把,讓人很感慨,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我今年60歲了,我這個歲數給您留言的人應該不多吧!我想說說我前半生的遭遇,不是要吐槽誰,只是想抒發下內心的郁悶,如果其他人也經歷了我的遭遇,或許能給他們提個醒。
我總共有兩個孩子,一兒一女,本來兒女雙全,我和我老公可以帶著他們過得很幸福,但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我老公在我40歲那年因病去世了。
當時我的兩個孩子都還小,很多人都勸我再婚,說有個男人在身邊幫忙,我不至于過得那么辛苦,不然一個女人把兩個孩子撫養成人,會很累,會活得沒有希望。
這些催婚的人不僅只是催婚,還付出行動給我介紹對象,我也硬著頭皮去相親過,可最終還是決定暫時不再婚,因為我考慮到另一種可能性:萬一我再婚之后,男人不負責任,我和孩子的生活反而過得更糟糕,那就太慘了。
雖然說我擔憂的這種悲劇可以避免,但我還是決定不再婚,覺得不再婚就不會跟悲劇沾邊。
從那時候開始,20年時間里,我一直咬牙堅持,一邊工作賺錢一邊養孩子,其中的苦楚,沒經歷過的人是不會明白的。
眼看著兒女一天天長大,學業也不錯,之后的工作也不錯,我很欣慰,覺得我所有的付出和犧牲都是值得的。但是,兒女不在我身邊的時間久了,我慢慢就感覺孤獨了。
之前兒女在我身邊的時候,我的付出和犧牲有明顯的指向性,我忙得沒時間胡思亂想,也就不覺得孤獨。可是,他們不在我身邊了,各自有各自的生活了,我漸漸喪失了方向和目標,想不孤獨都難。
這個時候再有人催我結婚,我就沒有再拒絕,而且很快通過相親認識了一個跟我的遭遇差不多的男人,我們算得上是同病相憐,不僅聊得來,而且對晚年的生活規劃很明確。
他的兒女很喜歡我,很希望我們早點結婚。但是,當我這個好消息告訴我的兒女時,卻遭到了他們的反對,“你都一大把年紀了,別折騰了好嗎?那么多年都熬過來了,還再婚干嘛?結婚都是有風險的,萬一你結婚后出了什么事怎么辦?我爸不在了,你還想讓我們沒有媽嗎?”
他們的話讓我感覺很寒心,我萬沒想到我犧牲自己撫養長大的兒女會對我說這種話。
我跟他們解釋了我上面提到的孤獨,但是他們根本不聽我說什么,就是反對我再婚,還威脅我說,“如果你再婚,那就當沒有我們兩個孩子,以后別想讓我們給你養老!”
我當時一氣之下告訴他們,“我不想老無所依,必須找個伴,如果你們因為這件事不給我養老,那就算了,我也不指望你們給我養老,我把你們養大了,不欠你們什么了,你們不愿意盡孝,那就別盡孝,就當你們沒有我這個媽吧!”
至此,我們家算是徹底毀了,兩個孩子在我再婚之后真的就不回家了,也沒有跟我聯系過。隨便他們吧!他們現在有自己的生活了,翅膀硬了,我管不住了,那就不管了,我也該追求自己的幸福去了。他們不給我養老,有我再婚的老公陪著我就行!
很多人說,父母對子女的付出是一種無條件付出,其實這樣說不對,不可能是無條件的,只不過很多父母不去計較而已。
父母把兒女養大成人是為了什么,想讓他們過得好是為了什么,多多少少都會有一點私心,這就是條件。
就像上面那位阿姨的做法一樣,她喪偶之后沒有馬上再婚,一心只為孩子付出和犧牲,內心肯定多多少少會想著孩子長大后能夠孝順一點,能夠體諒自己的良苦用心,這就是條件。
做父母的,很多時候不是非得要子女回報多少東西,他們到了晚年之后最需要的就是子女的體諒和支持,不讓他們再操心,能讓他們省心,對他們多點理解,他們就很欣慰了,就已經感覺是得到回報了。
可悲的是,有些父母連這些微不足道的小心愿都得不到,就像案例中那位阿姨的兩個孩子,完全不體諒母親,肯定會讓母親寒心。
她堅持選擇再婚的做法沒有錯,因為從現實角度來說,兒女長大后一直不再她身邊,感到孤獨的她是需要有人陪在身邊的,這種情況下再婚是最好的選擇,找個合適的人相扶走完剩下的人生,挺好的!
我是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上面那位母親和她的兒女,你覺得誰對誰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