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點擊上方藍字??即可“關注”。
人生需要做選擇,也應該做選擇。在一些無關痛癢的小事面前,無視選擇的重要性,可能不會有什么大礙;但是在重要的人生路口,如果無視選擇的重要性,不懂得做選擇,抑或是做出了錯誤的選擇,肯定會損失慘重。
人生中的選擇,有時候需要評判對錯,而有時候則需要衡量利弊,相比之下,后面一種情況更多一點。
比如,你的婚姻出了問題,你走到了離婚還是不離婚的路口,這種情況下做選擇,應該衡量的是利弊而非對錯,只有弄清楚離婚對你更有好處,還是不離婚對你更有好處,才能做出準確的選擇。
至于“衡量利弊的標準是什么”,你不能問別人,也不能讓別人替你做主,因為別人不是你,你只能自己做主,換言之,你應該從自身角度出發去衡量利弊,只要你的心不亂,哪一種選擇對你來說更有好處,你內心會很清楚。
就像一位離婚女人說的一樣:
“我很在乎男人是否有上進心,偏偏我嫁的男人不求上進,別的不說,單就這一點而言,我們就不合適,如果讓婚姻繼續,對我不公平。我是個有上進心的人,而他不是,時間久了,我付出得會越來越多,而他則是一直不勞而獲,我憑什么要為一個不勞而獲的人付出?憑什么要拿自己賺的錢養一個閑人?相較于不離婚而言,離婚對我來說更有好處,我當然要選擇離婚。”
下面這個女人雖然曾經不太明確自身“衡量利弊的標準”,不過在婚姻出了大問題之后,她內心的標準漸漸清晰了,我們先來聽聽她是怎樣說的: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七夕,別人都忙著給愛人準備禮物,而我則想到了我的前夫。我跟我老公說了,我不準備過節,因為七夕是我的心病,每次想起前夫的所作所為,都會讓我很痛苦。
女人吶,對待感情的時候,還是要多一些具體的判斷標準比較好,不能只是憑感覺,因為感覺很多時候會出錯,會被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所迷惑。
不管是用眼睛去愛的人,還是用耳朵去愛的人,都很容易出錯,因為這兩樣東西,別人可以偽裝出來讓你看到聽到,如果你只是憑這種依據去斷定一個人是否適合你,太不靠譜。
我愛上前夫,就是犯了這方面的錯誤,以為自己眼睛看到的是個長得帥的人,以為自己耳朵聽到的是甜言蜜語,就滿足了愛情的所有要求,卻因為沒有用心判斷,而沒有認清前夫渣男的一面。
那年七夕到來之前,他謊稱自己跟朋友一起創業缺本錢,要求我拿出父母給我的30萬陪嫁當本錢,我沒有起疑,直接把錢給他了,結果他卻轉手送給了婚外女人作為七夕禮物。
他以為他可以瞞天過海,但卻不知,沒有不透風的墻,他給了那個女人那么大一筆錢,對于那個女人來說是發了一筆橫財。虛榮心作祟,她四處炫耀,結果就傳到了我耳中,得知這個事實之后,我心如刀割,不敢相信這是我認定的真愛做出來的事。
就這樣,我的婚姻走到了離婚還是不離婚的路口。雖然我有點舍不得,想到離婚就會心如刀割,但一想到不離婚會生不如死,會讓我更痛苦,我還是選擇了離婚。
離婚后,我堅決不允許自己再用眼睛和耳朵去愛,因為我不想再一次愛錯人,不想再一次經歷離婚。有了具體的標準之后,遇到了我現在的老公之后,我心里的苦悶才多少得到了緩解,不過,我依然忘不了七夕留給我的陰影。』
其實,每個走到離婚路口的人,不管是否做分析,都已經具備了“衡量利弊的標準”。是離婚對你更有好處,還是不離婚對你更有好處,你內心更傾向的一方,就是答案。
很多人說的“沖動離婚”,只是少數,這個世界上沒有幾個人是沖動離婚,就算你知道的有很多,但相比所有的婚姻而言,終究是少數,更多的人離婚,是經過了深思熟慮,是衡量清楚了利弊。
一直猶豫來猶豫去沒離婚的人,說到底,還是不愿離婚。這種人當中的很多人所謂的“不敢離婚”,只是一個借口而已,哪有什么不敢離婚,你只不過是自己把自己拴在了那段婚姻中而已。
就像上面兩個案例提到的兩個女人,她們之所以選擇離婚,就是明確了離婚對自己更有好處。但這并非是唯一的選擇,對于那些認為不離婚對自己更有好處的人,當然就會選擇不離婚。
退一步講,我們每個人都沒必要等到婚姻走到離婚路口的時候,才學會衡量利弊,在婚姻開始之前,就應該衡量利弊。
上面案例中那個女人說的“具體判斷標準”,就是衡量利弊的一種形式。在婚前判斷跟某個人結婚對自己更有好處,還是不跟他結婚對自己更有好處,可以直接決定婚姻的結局。如果你跟你一個對你沒有任何好處的人結婚,婚姻肯定是悲劇無疑。
希望所有人都能明白這個道理,事到臨頭時懂得通過“衡量利弊”做選擇雖然重要,但相比之下,在一件事的起始階段衡量利弊做選擇,更重要。
文/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你覺得女人婚前應該怎樣衡量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