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補鈣可以更好的促進骨骼發育,事實上很多家長也十分“重視”補鈣,而實際上不少家長的補鈣方式并不科學,只是為寶寶買了鈣劑和服用,對寶寶補鈣缺乏一定的了解,正確的補鈣家長一定要學會。
給補鈣需要先了解寶寶是否真的缺鈣,否則盲目補鈣只會讓鈣超量,出現高鈣尿癥、泌尿系統結石、軟骨或其他骨骼鈣化,反而影響了寶寶的身體和大腦發育。有一些常見的癥狀不一定就是寶寶缺鈣。
1、不肯入睡、夜驚、夜啼等不一定就是缺鈣。不到三個月寶寶有可能是腸絞痛,也有可能是和家長分開后的焦慮情緒所致。
2、夜間盜汗不一定就是缺鈣。有部分寶寶是生理性盜汗,一般寶寶入睡兩個小時后會改善。
3、寶寶出牙晚不一定就是缺鈣。每個寶寶的出牙時間都會不同,最早在四個月就會出牙,也有一歲后開始出牙,和缺鈣的關系不大。
4、寶寶枕禿、肋骨外翻不一定就是缺鈣。寶寶出汗多、頭部和枕頭摩擦會出現枕禿,而輕度的肋骨外翻也是正常情況。
確認寶寶是否缺鈣需要結合缺鈣的癥狀,比如夜晚頻繁睡眠不安、白天精神一直不好、明顯缺鈣癥狀等,然后結合檢查進行確定,不要盲目補鈣。正常情況下的,只要補充維生素D即可,每天奶量超過500毫升鈣量就足夠了。
所以說,正常寶寶母乳或者奶粉喂養的時候補充維生素D,添加輔食之后適當增加奶制品、豆制品、海帶、蝦皮、動物骨頭等,然后結合富含維生素D的動物肝臟,可以促進鈣的吸收。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的標準嬰幼兒每日需鈣量,0-6個月寶寶每日鈣量300mg,6-12個月寶寶每日鈣量400mg,1-3歲寶寶每日鈣量600mg,合理飲食即可從母乳、奶粉以及日常食物中獲得。
所以說,寶寶不需要特別補鈣,懷疑寶寶缺鈣的話可以到醫院進行檢查,結合醫生的診斷和建議進行補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