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改掉陳舊的育兒觀念
在寶寶犯錯,或者出現對長輩不恭敬的行為或者語言時,很多家長,尤其是長輩會說,孩子還小,不懂事,長大就好了。確實,孩子還小,不懂事,似乎是每位家長隨口即來,為寶寶犯下的錯誤開脫很好的解釋。但是,要知道,我們這陳舊的育兒觀本身就是錯誤的!
育兒專家表示,孩子的教育應從小開始,并不應該因為年齡而一拖再拖。我們要改掉陳舊的育兒觀念,可以允許孩子犯錯,但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錯,就理應接受必要的懲罰。當然,懲罰不是目的,讓孩子意識到錯誤,并且改正,才是我們最終的目的。
2. 給孩子樹立好榜樣
我們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優秀,培養出來的孩子自然不會差。因此,作為父母,我們要以身作則,正確引導,為寶寶樹立良好的榜樣。在日常生活中,不僅要重視孩子的學習與教育,還要讓孩子懂得體諒和感恩,學會為人處世的道理。
3. 重視孩子各方面的教育
就像剛才所講的,我們不僅要重視孩子的學習,還要重視孩子各方面的教育。不光是學習課本上的知識,還要學會各種文化,教會孩子們獨立自主的能力,讓他們能不斷進步。其實,孩子孝不孝順、懂不懂得感恩,跟性別沒有關系,關鍵在于父母有沒有給予正確的教育。
4. 不偏袒孩子,公平公正
現如今,仍然有很多家長有“重兒輕女”的思想,認為女孩兒長大嫁人后,就談不上什么感恩了。其實孩子感恩與否,和性別沒有太大的關系。想要孩子懂得感恩,要求父母要一碗水端平,給予他們同等的愛,公平處理孩子之間的問題,不能偏心。
孩子原本是一張白紙,你教給他什么,給予他什么樣的思想,他就會形成什么樣的性格。如果父母偏心,被偏心的孩子容易養成無理取鬧的性格,而其他孩子,則會受到嚴重的傷害。一定要一碗水端平,公平公正。否則,教育不當,孩子就很可能變成白眼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