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氧氣是個地鐵
先來點結論——
人生有時太簡單,無非:什么事讓你開心又不影響別人就做,什么事可能讓別人不開心又影響你就不做。
本人這個理論可以繼續完善,但大概框架是這樣,至少我有限嚴格地執行著。只是太多情況下,社會矛盾地在充滿正能量的同時沒有做慈善的心,個體缺乏資本又只能維持生活,只好妥協,或者激進。這樣反常規操作,其他結果要長篇大論,相關本篇主題的就是誰都感覺難受。
一般,我們都會變成兩款東西:面具和提線木偶。面具使我們根本無法對外提供最真實的自己,但未必就全部錯誤,因為人設這營銷方式很多都是和積極掛鉤,勸人善良,但基本會固定形象。提線木偶則相反,使自我約束在外界的眼光和評論中,弱化成為說明書,一直在接受沒必要的懲罰。世俗的任務體系也會我們幾乎所有熟人的參考標準,難免會造成嚴重誤導。
“我太難了”在這方面是個偽命題,始終進入不開心而且影響別人節奏中的你,除了實在的錢和興奮能帶來瞬間清醒外,沒有其他途徑更別提長期維持這種趨勢了。我始終認為,做人就是要開心。這當然是不太被認可而且存在一定風險的生活方式,偶爾夾雜著自娛自樂和自欺欺人的非科學結果。不過,可以講那個故事了——到底需要賺一圈錢退休釣魚還是現在釣魚比較幸福呢?
事實上,我們喜歡夸大外界的干擾,自給又沒正確定義地壓力山大。比如有朋友嚷著年紀大周圍都成家而自己還沒結婚受不了,可我建議他是否應該先從異性數量太少又天天做事沒有假期的工廠辭職做起呢?結果是由條件決定的,而非靠焦慮來過渡。其他問題同理。世俗除非直接嚴重威脅我,否則我干嘛杞人憂天呢。
但我認為這卻沒有不上進或者放棄治療,因為追求成功和轉型的過程通常就會開心又不影響別人。這是個宏觀論題,非本篇強調,以后再談。我在這里想描述的是一種非常簡單的生活狀態,如何解鎖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中剩下的那半環呢?只需要通過一點小幸福,讓細節打造真實體驗,這里不妨借助世俗本身。
這就要求我們多接觸外界,交點合適的朋友至少熟人,維持可靠老關系,嘗試在夢想上下功夫,讀書。程度要注意把握,入戲太深除非心想事成否則只會適得其反,只有真正實踐“什么事讓你開心又不影響別人就做”才能獲得該有的腦部力量。勵志什么的請杜絕純粹刺激比如心靈雞湯的溫柔安慰,只要現實能給一塊糖,大家都會像癩皮狗一樣滿足。
我正在試著將這種哲學做成案例,因為同一件事在所有人眼里是有區別的。盲目樂觀和保持初衷往往差的只是表面文字而已,差異化靠的還是思想在世俗中的投影。所以成功人士的心靈雞湯才是名人名言,普通人那叫廢話(這個我會詳細討論)。但再進一步思考的話,開心和不高興完全可以使用相同工具來達成,兩種想法的本質或許沒那么復雜。
不過,真理都很簡單的。但丁,你來——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