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帶爸媽出游,開著車城里看了看,然后到妹妹家午飯,妹妹做了四菜一湯,葷素各半,很是豐盛。飯后妹妹泡茶,紅茶、巖茶各泡一壺,爸媽愛喝紅茶,我愛喝巖茶,各喝一種,然后坐下聊天,聊了一會,爸爸到二樓改詩,媽媽在沙發上休息,妹妹打掃,我繼續喝茶。
這些日子因為太忙,已經很久沒有陪爸媽出來轉轉了,他們喜歡各處看看,看孩子們是不是過得還不錯,巡視一下,一起吃個飯,熱熱鬧鬧地就很開心。很欣慰與爸媽在一個城市,不管多忙,總能夠經常見到,即使見面多了不免爭執,但那仍然是我們相處的一種特有方式。
上午偶然看到一篇文章無限心酸:《空巢老人調查:在孤獨中,人的尊嚴也會喪失干凈》,一對高知老人,兩個兒子在名校畢業后在北京發展,無意把父母帶在身邊,這對老人在一次雙雙病倒后意識到需要有人照顧了,先是請保姆,后來發現保姆所提供的服務與預期相去甚遠,在深思熟慮后終于決定一起住進養老院。
空巢老人已經成為一個無法回避的社會問題,很多家庭即使并非空巢,也會因為婆媳關系或兩代人生活習慣迥異等原因,年輕人不愿意與老人家住在一起,寧愿為父母請保姆,也不愿意朝夕相處,關系密切的,可能每天一起吃個晚飯,然后孩子們各回各家,老人家自己住。
一些年輕人即使與父母同在一個城市,也會選擇把父母送到養老院,他們認為養老院能夠比自己更好地照顧自己的父母,并且有完善的醫療設施,能夠隨時隨地監控父母的健康情況。他們自己可能因為工作或為自己的小家庭忙得焦頭爛額,也可能因為無法調和媳婦或丈夫與自己父母的關系,出于理性或無奈而把父母送到養老院,這對大部分的中國父母來說是難以接受的,雖然在計劃生育背景下趨勢如此,但從感情上與社會倫理上這仍然是有悖傳統的。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也曾有過一些到異地發展的好機會,但我卻一直下不了決心離開父母的城市,即使是相鄰城市的難得機會我也放棄了不止幾回,總覺得事業并沒有重要到需要背井離鄉的地步,能夠每天回家與父母一起吃飯,并不時爭吵,才是最幸福的事情,是天倫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