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穿過林間的時候,我覺得麻雀的死亡給我一些啟示,我們雖然在塵網中生活,但永遠不要失去想飛的心,不要忘記飛翔的姿勢。”林清玄仿佛預知了自己的歸期,在他生命終結的前一天,他給世人留下了這樣一段玄妙的話。
有人問過他:你已經出版了一百多本書了,還會繼續寫嗎?他是這么回答的:如果我下午會死,我會寫到今天早上;如果明天會死,我會寫到明天早上。他確實如此,筆耕不綴,滔滔不絕,如潺潺流水,一直流淌到時光的盡頭。
林清玄的文字是風輕云淡的,不著痕跡的,清澈而悠遠,如禪茶一般,又有微甘的回味。著筆處不過平凡事物日常感悟,偶有說教意味,卻是真誠的內心感受分享,以畢生所行所見所思所悟言傳身教,也是對蕓蕓眾生良苦用心。
如果文字也像流水,林清玄的文字是細水長流的。他從小學三年級開始要求自己每天寫五百字,從大學畢業起要求自己每天寫三千字,堅持了四十年,流水濺到岸上的石頭,也水滴石穿了。林清玄的文字是輕盈的,卻穿透生命。
在最后的時刻,他說:不要忘記飛翔的姿勢。林清玄就像一只不知疲憊的飛鳥,飛過叢林,飛過市集,他看見塵世的悲苦,也看見塵世的清歡,他心懷悲憫也心懷感恩,而悲喜交集。天空中沒有翅膀的痕跡,而林清玄已然飛過。
(作者:秋水無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