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客seeker
戲客,一個可以對話的公眾號!
今天聊聊《一出好戲》。
電影上映4天,票房就突破6億大關直指10億,豆瓣評分也高達7.4。對于演員首次執導出來的轉型之作來說,算是非常不錯的成績。
然而電影進展得好像不太順利,近日有編劇在微博寫下長文,實名舉報《一出好戲》劇本涉嫌抄襲自己的作品。
從這位編劇的長文里可以看到,通篇都是文字敘述,并無實際證據證明劇本的寫作日期,也沒有明顯的相似情節對比。
網友有質疑。
目前黃渤方面暫無回應。由于沒有確鑿的證據,我們也不能斷言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今天我們撇開這起事件,聊聊電影本身。總的來講,電影是相當值得一看的。
電影講的是一個公司出海團建,游玩途中大浪將船打翻,眾人漂流到荒島的故事。荒島題材的電影作品有很多,諸如哈里森·福特的《六天七夜》和湯姆·漢克斯的《荒島余生》。
觀眾愛看這個題材的電影,是因為看著銀幕中的主人公流落荒島,想盡一切辦法生存的樣子,既滿足了他們內心對于原始生活隱秘的渴望,也讓身處在舒適環境下的他們獲得了一種隔岸觀火的安全感。《一出好戲》也不例外。
在電影里,你可以看到人們被困在荒島中最真實的反應,首先是陷入絕望和恐慌,之后求生的本能會讓他們想盡一切辦法活下來。離開了鋼筋水泥的庇護,他們需要在荒無人煙的小島上找到生存的辦法。
在荒島上,活下去是第一要義,沒人在乎你在外面的公司即將上市,或者你中了一張六千萬的彩票,所有人都只關心吃飽穿暖這一個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資本社會構建起來的等級制度,在原始社會中失效了。
現代社會里大家趨之若鶩的金錢和權利,放在叢林里也只是一層華麗而無用的殼。
光是講如何在野外生存,那么這部電影充其量也只能算是野外求生科普電影,說不上是“一出好戲”。有人的地方就有社會,就算與外界完全隔絕,對于資源和地位的爭奪卻不會因此停歇。
王寶強扮演了小人得志的導游小王,憑借著退伍軍人的野外求生技能和出色的體力,在一群四體不勤的白領中迅速占據了領導地位。
被壓抑久了的社會底層,一下子翻身做主人,有了從未有過的地位,就會露出最鋒利的獠牙。
看著弱不驚風的張總(于和偉飾)也不是吃素的主,他很快就找到了更好的根據地,擺脫了小王的控制,并建立起了一套新的物品交換規則。兩方占據領地,各自為營。
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有時不在體力,在于智慧。張總靠著過人的謀略,很快就讓小王那方陷入彈盡糧絕的境遇。可惜張總只顧著眼前的鷸蚌相爭,忽略掉了背后的漁翁馬進。
黃渤扮演的馬進本是個碌碌無為的屌絲職員,一直暗戀舒淇扮演的同事姍姍。欠下一屁股外債的他,在船上驚喜地發現自己中了六千萬彩票,流落到荒島之后想盡各種辦法回到現實世界,卻都以失敗告終。
當他絕望地接受到手的六千萬人民幣飛走的現實時,島上的兩大陣營正在瘋狂搶占資源,完全沒有他和表弟馬小興的容身之處。一無所有的人最可怕,因為他們什么都豁得出去。此時的馬進就是這樣,當他意外得到一筆原始資本,也就是天上掉下的魚時,他開始了自己的屌絲逆襲之路。
馬進使出的招數也是簡單粗暴,先是用魚和其他人換不可消耗的資源,接著挑起小王和于總的紛爭,最后在眾人打個你死我活的時候,用燈光喚起大家對于現代文明的向往,說一些洗腦的雞湯,扮演了精神領袖這一角色。
在馬進的帶領下,人們開始團結起來共同勞作,吃飽穿暖歌舞升平。氣氛如此和諧,一時間讓人誤以為來到了共產社會。
而好戲到這里,才剛剛演到一半。
電影最有意思的情節莫過于島上權力中心的更替。以小王為首的暴力派代表了原始社會,當過動物馴養員的伏筆不是白埋的,依靠體力獲得領導權力的小王,在管理其他人時,用的就是當初對付動物那套路數,“猴兩年,狗熊三年”,那馴服人類要幾年呢?
小王不斷嚷嚷的“在這里最重要的就是生存”,就是在不斷地給別人洗腦——想活著就得跟著他,目的是為了鞏固自己用暴力建立起來的統治地位。
文化人張總奪權的手段則來得精明得多,他的所作所為無不彰顯出資本主義的特點。在占據大船后,他靠著大船上的物資迅速和其他人拉開生活質量上的差距,一躍而成島上的上等人。
而且張總在島上引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那就是貨幣,貨幣誕生的原因就是物質交換的需求,而將撲克當作貨幣的張總,從一開始就成為了游戲規則的制定者。
刀劍怎么打得過槍炮?小王很快就在張總面前敗下陣來。張總的這套體系看似無懈可擊,人人都為一張撲克瘋狂,倒有點像今天的我們時刻都在為金錢奔走。但終結彩票夢的馬進卻找到了這套體系的漏洞,貨幣在交易中充當的只是橋梁,最重要的是交換的實物,而這實物就是魚。靠著一場天降大魚,他打破了張總的貨幣體系。
馬斯洛理論將人類需求分為五類,小王和張總的管理模式始終圍繞在第一層生理需求上,馬進卻挖掘出了馬斯洛的第三層需求——情感和歸屬的需求。他使島上有了電,讓大家可以通過手機看到家人的視頻,晚上還能在燈光下載歌載舞,在生理和心理兩方面都完全控制了民眾,也因此獲得了他們的忠誠和愛戴。
坐在電影院的觀眾以上帝視角看著這場鬧劇,心里比誰都清楚:這荒島就像烏托邦,是個美好的幻象,不管馬進把這里經營得多好,救援的船只遲早會來,幻象也終會有破滅的時候。
《一出好戲》說是喜劇,其實更像是一出黑色幽默。不同于尋常喜劇讓人開懷大笑的無厘頭,這部戲的幽默是讓你看著他人的痛苦發出苦澀無奈的笑。
電影劇本的內核簡單但深刻,人因為穿著華服遵從禮儀獲得體面和尊嚴,也會因為一條魚干打得頭破血流顏面盡失。人性何其幽暗晦澀,曲曲折折里面藏的盡是無法見光的小心思。
黃渤首次執導電影就嘗試這種題材,顯然是有野心的, 他大可以做那種全程高能笑點、笑完什么都沒有的無腦喜劇片,票房口碑都有兜底。但他沒有,跳出舒適區,他想在觀眾心里留下一點東西。
《一出好戲》的設定其實很像威廉·戈爾丁的《蠅王》,書里講的是一群男孩流落荒島,原本天真無邪的孩童,為了生存開始相互算計殺戮。同樣都是在講人性之惡,《蠅王》讓人感覺害怕和絕望,而《一出好戲》要溫柔得多。
電影里關于人性的試探,黃渤沒有選擇用一種冒犯的方式表達出來,那樣風險太大了。他想讓觀眾舒服地接受黑暗,所以他在外面包了一層喜劇的糖衣,小心翼翼地放在觀眾面前。
你舔到最后舌尖會嘗到一絲苦味,還沒等你嘗到更多苦味,糖已經吃完了。這甜里若隱若現的苦味,是黃渤的溫柔和真誠。
電影里張藝興飾演的馬小興說,“屎凍起來咬不破那就是冰淇淋。”
然而他沒有意識到,就算凍起來,屎還是屎,總有融化的一天。你是愿意留在荒島被眾星拱月呢,還是親手打破這個海市蜃樓,回到現實世界做一個平凡人?這是黃渤給你出的選擇題。
在這130分鐘觀影時間里,黃渤想帶給觀眾的不止是一部簡單的喜劇。
看完電影的你,覺得呢?
ps:嚴禁私自轉載,轉載或合作請聯系作者xkxike@qq.com
戲客
Seek For U!
一鍵組訊開掛
智能自動回復
影視資訊觀察平臺
現已入駐以下平臺
今日頭條 | 企鵝媒體 | 百度百家 | 新浪看點 | 大魚號
鳳凰新聞 | 搜狐新聞 | 網易新聞 | 一點資訊 | QQ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