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閣作者文集:崔桂忠 楊德振 曹旭
易書生 彭化義 師利國 趙萍 …
最近,鄭州等地發生的洪水災害,很多人的焦點都注意到了保險理賠的問題,可以說,一場災難之后,保險理賠已經是很多人自然而然想到的問題。這是社會的一大進步,也是保險業走進千家萬戶的一大進步。保險公司是一個特殊行業,工作性質與其他行業都不太一樣。保險公司經營的不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產品,只是一張簡單不能再簡單的保單,這可不是普通的一張紙,其價值可大可小,幾十元到上億元不等。這是任何行業都是無法比擬的,為什么一張紙有這么大的價值和威力,不是紙有什么特別,有什么奧秘,而是誠信,說到底保險公司經營的是信用。信用這東西也是看不見摸不著,但可是實實在在的,也有衡量標準,這個標準就是在工作實踐中獲取的,從點滴中積累的,從口碑中傳播的,有法律法規約束的。為什么我要寫這篇文章,說起來也怪,近日疫情期間不便出門多走動,在翻手機時,看到《中國金融》15期刊登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董事長羅熹《擔負起保險助力脫貧攻堅的使命》一文,感覺文章寫的很實在,站位高,格局高,不愧是央企老總。羅熹深刻剖析了保險公司的責任義務。他說,中國人保要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全面推動保險扶貧工作,積極發揮保險機制的風險管理與損失補償功能,對接國家“五個一批工程和兩個不愁三保障”重點領域,構建起保農業,保產業,保健康,保民生的多維扶貧體系,在助力脫貧攻堅中發揮獨到作用。我查了一下資料,中國人民保險公司與共和國同齡,伴隨著與祖國一起成長,為中國的經濟建設與發展保駕護航。被譽為中國的保險航母,培養保險人才的搖籃。羅董事長從四個大方面,詳細講述了保險公司在扶貧攻堅工作中的作用及具體做法。小到"菜籃子,米袋子",大到中國航天事業,覆蓋和滲透國民經濟各個領域。真正彰顯“人民保險,服務人民”的企業使命,“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我知道中國保險起步較晚,最早溯到清朝末期,大約只有1805年左右。因為大家溫飽問題都沒解決,誰還關注保險知識。就是在1996年前,很多人還不知道不了解什么叫保險,為此還鬧了很多笑話,什么賣保險柜的,賣保險鎖的等等??上攵敃r的保險工作是多么的難開展。在這之前,中國只有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一家,為了業務發展,他們在工作實踐中總結出“四千精神”,即:“走篇千山萬水,歷經千辛萬苦,說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這是真實的歷史寫照。也是改革開放后恢復國內保險業務,第一代保險人所付出的努力。也是激勵人保人前進的動力。隨著中國改革步伐的加快,保險業像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中國保險再也不是一枝獨秀,人保公司當時的壓力可想而知,公司做了充分的思想準備及應對策略,演練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辦法措施。當然這只是紙上談兵,可能出現,也許出現??擅媾R真正狼來了,所有的預測都比想象中可怕,市場是一個無形之手,十分殘酷無情。一家主體剛進來,緊接著又一家主體被批準。來的如此兇猛也是老牌公司沒想到的,似乎保險就是一塊大肥肉,都想來啃一口,事實怎么樣?根本不是這回事,有的公司經營二十幾年了,業務上不去,管理跟不上。實踐證明任何事情不能一哄而起,不僅把市場搞亂,而且浪費了很多有限資源,教訓極其深刻。
新公司到一個地方開展業務,必須要找懂行的人,此時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員工就成了香餑餑。一個時期以來,大家人心惶惶,相互猜測誰會離開公司呢?他,有可能,但他的業務都是公司交給他的,自己也沒有什么業務,況且此業務他也帶不走,去了有什么用。公司對每名員工進行研判,也不排除預料之外的黑馬跳出來,當然人員流動是正常的,面對高薪酬高待遇誰都動心,事后看,很多都是畫餅充饑。有的從A公司跳到B公司,時間不長又會跳到C公司,也有跳回原公司。有人說剛印刷的名片還沒用完,又要重新印刷。就連自己的老客戶都不清楚,你到底是那個公司的?營銷人員流動更加頻繁,他們的風向是根據手續費多少而定,今天可能在A公司出單,明天就可能到B公司出單。甚至可以根據手中業務險種選擇不同的公司。有人形容這叫飛的跑的。一段時間以來,市場亂哄哄的,誰也弄不清楚其他公司手續費到底多少,不排除有些人故弄懸殊,聲稱那個公司多少?讓你就范,有的公司明知有問題,無能力吃進此業務,又不能不做,久而久之苦果就來了,做了虧本賺吆喝的生意。一時間行業內指責,上級公司通報,更重要的是企業形象受損。沒辦法又主動要求進行行業自律,規范市場亂象。當年保險監管機構,只有省才有,地市級是行業協會負責。各個主體機構人員,坐在一起訴苦,互相譴責對方。最后達成自律規范共識,可執行起來太難了,當時流傳的誰自律誰規范,誰就死得快。暗地操作的亂象更加突出,你抓我的問題,我找你的毛病。保險行業協會無能為力,省級監管機構鞭長莫及。這不是一個地方的毛病,而是全國行業的通病。文章開始我就說保險是一個特別的行業,賣的只是一張蓋有某公司的公章,它是有價證券,因為有高度的信用,才被人們認可。對保險監管同樣比較特別,往往是一管就死,一放就亂。說到底都是為了業務,為了生存,如果等到市場規范才去做業務,也許公司早已關門大吉。在市場競爭十分激烈,業務滿天飛,手續費亂象的時候。公司經營十分困難,能保住本的就是很不錯的,很多公司虧本。可想而知,這種情況員工待遇肯定上不去,大家怨聲載道,真是出力不討好。保險公司內部管理也同樣是特別。就拿簽到來說吧!落實起來困難重重。早8:00要到公司打卡簽到,可客戶要求7:30見面,或者臨時客戶出現事故需要到現場幫忙,此時是簽到重要還是客戶事重要。下午下班也需要打卡,也許你正在談一筆業務還沒有結果,你肯定不會因為要打卡簽到而放棄這筆業務。有的打電話說明情況,久而久之打卡簽到形同虛設。因此很多公司沒有把打卡簽到作為硬性要求。這也許是從事銷售工作的通病。保險公司業務管理同樣特別。很多員工收入都是與業務掛鉤,以業績論英雄。精算師根據不同險種計算不同的費用,由于存在前期費用支出,有時可能做了業務反而虧本。如果前期不投入,業務也無從談起。有時候前期公關投入,也未必能做回業務,真是兩難選擇。明知道是火坑,你不得不去跳。由于近幾年保險費率不斷發生變化,往往造成很多誤解。就拿汽車保險來說,這項業務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因為車險業務來的快,操作比較簡單,凡屬新主體公司到一個地方設了機構,必然對市場沖擊較大,車險就是一個公司的晴雨表,每個公司都會想千方設百計保住業務不丟失。不得不佩服我們的管理層,提出一個新名詞“競回業務”,通俗點講,就是從其他公司挖回來的業務叫競回業務,因為難度系數較大,費用也高于同等業務。只要有一個公司開始,其他公司都會效仿。因有利可圖,大家不擇手段采取各種辦法,甚至有的本不是一個公司的業務員,互相交換。這樣以來無形中增加公司經營成本。車輛保險費率多數都是下降趨勢,而責任在擴大,費率改革是有利于客戶。優惠直接從保單中扣除,由于優惠力度較大,很多客戶誤認為保險業務員,過去本應該優惠的,被業務員截留了,其實根據不是這回事。心中還在盤算,你這個人不地道,坑我的太多,這大的優惠不讓我知道,你從我這里賺了多少錢?你說業務員冤不冤?優惠是有時間段的,不是一年365天都有,昨天沒有可能今天就有,昨天費率沒變,也許今天就變了?,F在很多業務員不愿做車險業務,可不做任務又完不成,公司還要從薪酬中扣減。
保險一般的都是找相對熟悉的人,有時熟人好辦事。偶爾也會遇到不講信用的,就拿車輛保險,單出了不繳費,沒辦法業務員只好墊付,墊付了盡快還哪?而是很多理由,致使有的業務員一年要墊付幾萬元。墊付少量的可以,墊付多了誰承受得住,甚至鬧到法庭,有的連人都找不到。后來實行實名制,繳費必須由車主自己,否則出不了單。保險改革在不斷地深入,管理更加規范,更加有利于客戶利益。作為保險人也十分辛苦,他們的勞動強度較大。這個行業確實鍛煉人、磨煉人。有業內人士調侃,保險不是人干的,保險是能人才干得了的。有些人很討厭從事保險行業的人,仔細想想,他們只是從內行角度替你推薦產品,而這些都是一種保障,是你不知道的保障,只是你不理解罷了,也許當你理解時需要時,已經晚了。在你周邊很多鮮活的事例,都能證明和驗證這一點。因此保險人需要一個理解,更需要支持。4.唯有為民服務的信用才能持續發展
公司經營的信用,客戶買你的產品就是一張紙,這張紙蘊含著誠信。為此人民保險公司提出:服務人民要有誠信品質,要有先進水平,要有專業本領,要有價值標準。在服務上讓客戶感受到,有廣度,有深度,有溫度。始終堅持服務經濟社會大局的擔當和為民服務的情懷。中國人保財險十堰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師大華講:為民服務,是人保人不變的情懷,永恒的宗旨。我們要用強有力的保險杠桿,支撐起一個又一個扶貧產業發展,走區域化,特色化,個性化思路,做到一地一需求,一縣一特色,造福一方渴望富裕的百姓。被湖北省授予“扶貧先進單位”。是啊!好的保險公司,不僅業務做得好,社會信譽度也十分高,尤其是在承擔社會責任上勇于擔當。讀完本文順便點下面的“在看”,以資鼓勵!您的“轉發”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