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泡椒
我突然意識到,這代父母是吃了文化的虧,不是說父母學得不好,恰恰相反,他們就是學得太好。
我小的時候,自己會在放學后先出去玩再回來寫作業,很少有先寫作業再去玩的情況。雖然這樣,我父母也幾乎不在學習上管我。
其實很大程度上,是我的父母沒什么文化,他們那時的文化水平對于當時的作業來說只能支撐到小學二年級,從三年級開始,很多數學知識父母都不會了。
更何況當時多了一門非??膳碌膶W科——英語。以至于從三年級后,我的父母也不會問我有多少作業,反正我很少有作業的情況。
而且最主要的是那會不管留多少作業都是老師看,最特殊的情況就是,父母確認作業是不是做完了,然后簽個字,而且當時和我同班的很多同學因為父母不識字,都是自己代簽的。
如果出現考試成績下滑,誰會去怪老師,都是覺得自己的孩子貪玩,然后各種父母雙打。
但現在情況完全不同了,每天布置個作業,先通知孩子,再發微信群,之后還得家長批改完輔導了再交。
家長都在喊,“那要老師干什么,我還不如自己在家給孩子上課”。
幾天前的熱搜說出了無數家長的心聲。
我朋友圈的家長退群的的視頻火了,下面全是點贊,可是這類的視頻已經在我的朋友圈中出現很多次了。
父母文化水平是提高了,但依舊擺脫不了,上學時被老師點名的恐懼感。
一視同仁這個詞,我還是經常能在課堂上聽到的,以前老師的一視同仁是對學生說,現在是對家長說,沒錯不論你是是否是高學歷,有沒有上過學,有沒有拿過獎都不重要,反正在我這里你都是Superman,逢年過節還要在群里更是大篇長幅的歌頌贊美。
哎,當代教育最愚蠢的事情無過于:放學后,逼孩子寫作業。這是我一直秉承的觀點。
不僅孩子難受,家長也扛不住
我記得高考作文都沒有到1000字的硬性規定吧
以前文化水平不夠,要學,天天被老師批評,現在文化水平上升了,還是得天天被老師批評
但老師卻時不容易啊,我同事爽哥前幾天剛好參加了今年的教師資格考試,她回來和我說現在老師這個職業的爭議越來越大,她有點擔心自己如果通過了是否能做好這個崗位 害怕自己敬業會被家長說給孩子太大壓力,害怕自己會因為不收禮被同事排擠,害怕學生的學習到最后只是老師一個人努力……
一位進入教師行業四年的老師談起,最近看到這個話題心里真的是久久不能平靜,每個行業都難免魚龍混雜,不排除確實有一部分老師有違師德推諉責任,但說真的面對網絡上有些不堪入目的言論的確讓人唏噓,成年人的世界都不容易,只希望無論身處何種角色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溝通,多一些思考,不要讓教師這個職業一被提起就被人嗤之以鼻,因為他/她是我們每一個人生命中都無法缺席的角色....
以前的老師除了上課啥都不用管,現在啥都得管,孩子啥事都一句,老師孩子就聽你的,你給多管管,其實都挺難!
很顯然,單從輔導來說這對文化水平的家長來說是有很大問題的,這就是“界”。
把“界”理解為崗位,就比較容易了,你作為一位技術主管,要讓下屬到銷售總監那里學習一些銷售知識,但銷售總監認為你作為主管,當然會這些東西,而且你又是他們的上級,那你就該負責教他們。
很明顯,銷售總監越界了,而且還是明知故犯的那種。并且還將矛盾轉移,就像之前某外賣平臺將是否延長等待時間的按鈕交給用戶一樣,明明是平臺與騎手之間的矛盾,卻變為了客戶和騎手之間的矛盾。
家長教育好孩子基本的品德,規矩,習慣,知識還是老師去負責,畢竟術業有專攻,也不能讓孩子在學習上過于依賴家長
傳授知識,明明是教師的責任,卻把責任強行推給了家長。但貌似還很有道理,這是你點的外賣,你必須負責,這是你的孩子要想考好成績,你必須負責。
家長就如何騎手一樣,每天為了孩子可能連飯都來不及吃一口,把最好的都留給了孩子,但平臺還是要壓榨你,但你沒辦法,你不敢去指責對方。
所以這件事情擱誰身上能不委屈,不崩潰?
中國式家長的不易被更多的人看見,卻沒有更多的人愿意表態。
“老師的窗前徹夜明亮”正在轉變為“小區某棟樓徹夜
孩子的確需要負責的老師和家長,但問題就是,責任的劃分太模糊了,家長的文化越來越高,不僅讓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的輔導,連老師也理所當然的認為有文化的家長可以將他們肩上的責任分走。
愿我有生之年,不再看到放學后,再逼孩子寫作業的情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