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球因為花團錦簇熱鬧的樣子也叫八仙花,也有花友叫洋繡球,品種和花色繁多,盆栽、地栽都能生長、開花,近年來也被陽臺黨追捧。
繡球可以分株、壓條和扦插繁殖,但常用的繁殖方法還是扦插繁殖,不但能大量繁殖,而且成活率也高。繡球在什么時間扦插,怎樣扦插成活率高呢?分享個人觀點,供花友參考。
繡球生長溫度在18℃~28℃,適宜在它的生長期間進行扦插繁殖,生根快,溫度太低,不利于生根,溫度太高,生長緩慢,成活率會降低。
所以扦插時間在春末夏初,或者梅雨季節進行為好,也就是5~7月份進行扦插,溫度、濕度適宜,成活率更高。
對于繡球扦插繁殖時,枝條的選擇上有些異議,有些花友說選擇一年生的枝條,有些花友覺得應該選擇當年生的枝條,到底怎么選擇呢?
下圖的繡球枝條剛好生長滿一年了,但是枝條基本已經木質化了,這樣的枝條用來做插穗,活性降低,生根率會降低,成活率自然會打折扣了。
下圖的繡球枝條,大概生長了半年的時間了,這種枝條沒有木質化,而且芽點也較多,說明活性更高,選擇這樣的枝條來做插穗,生根快,成活率高。
當然,并不是越嫩的枝條扦插更容易成活,還是要選擇健壯的枝條,并且沒有木質化的枝條來做插穗,提高成活率。
扦插繡球的枝條不要太長,剪去頂端嫩枝,留3~4個芽點,如果不保留芽點,或者保留的假芽點,可能會導致繡球小苗不長新葉或者植株矮小。
將枝條剪成10~20㎝長度,保留2片葉子,為了防止水分蒸發太快,保留的葉片也可以剪半,底部可以剪成斜口,也可以剪平齊,都不會影響生根,當然,斜切成馬蹄形更利于生根。
修剪好插穗之后,晾干傷口,或者在傷口上涂抹木炭粉、多菌靈之后再進行扦插,以免傷口受感染。
盆栽繡球的土壤要疏松、排水性好,對于酸性度沒有什么要求,扦插土壤可以利用種植繡球的土壤也是可以的。我個人覺得扦插繡球,利用河沙做介質來扦插,更容易生根。
當然,不習慣用河沙扦插,也可以選擇蛭石、赤玉土,或者泥炭土和河沙混合土來扦插也是可以的,甚至有花友用黃土來扦插,只是生根時間快慢的問題。
有些花友扦插繡球時,要泡一下生根粉,其實經過試驗發現,扦插繁殖繡球,即便泡生根粉,生根速度也跟不泡生根粉時間差不多,所以要不要泡生根粉,看個人。
利用河沙做扦插介質時,要用工具做輔助,在土壤中挖洞,再把枝條沿著工具邊上扦插進河沙,以免河沙刮傷插穗底部的皮層,影響生根。
繡球扦插好之后,不管盆土是濕潤的狀態,還是干燥的狀態,都要澆透水,讓插穗與土壤貼合,更有利于生根。
如果利用河沙、蛭石做介質扦插,在花盆的底部放一個托盤,托盤里裝少許水,一直保持托盤中有水,讓介質處于濕潤狀態。
扦插的繡球小苗在生根之前,避免強光直射,大概15天~20天就能生根,可以正常養護了。
等到扦插的繡球小苗長出新葉子后,就可以移栽種植了,移栽的時候,根系要帶著扦插介質,以免移栽后服盆過程中前功盡棄。
扦插繁殖繡球,選擇適宜繡球生長的溫度,粗壯、健康的枝條,通風良好的環境,扦插成活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