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飛快,一轉眼就來到了深秋,氣溫持續下降中。許多花友擔心家里的花卉植物受凍,已經移到室內進行控水和停肥的養護管理了。雖然防寒養護做得早,但是很多花卉依然在冬季“掛了”。為什么呢?控水和停肥必不可少,但是第一步需要修剪,特別是下面這3種“怕冷花”,入冬前剪一剪,來年繁花盛開。
茉莉花
茉莉花的自然花期分布在5~10月份,生長適溫介于25~35攝氏度之間。當溫度下降至25攝氏度以下,植株不再生長開花,而是進入休眠期。此時對于水分與營養的需求并不高,所以需要進行控水和停肥的養護管理。如果花期結束后,就是入冬之前,對其進行修剪的養護,那么控水與停肥才能事半功倍。
有一句俗話,叫作“茉莉花不修剪,枝弱花小很明顯”。意思就是,茉莉花是一種耐修剪的常綠灌木,只有不斷地修剪,才能讓枝條更加粗壯,花期更長。那么,入冬前如何修剪呢?一是修剪凋謝的花朵,二是修剪枯萎的枝條,三是修剪徒長的枝條,四是整體更新一下。這樣就能減少營養的消耗,提高植株的抗寒能力。
三角梅
三角梅的自然花期分布在4~11月份,生長適溫介于15~30攝氏度之間。當溫度下降至15攝氏度以下,花芽無法形成,植株進入休眠期。此時處于自然生長停滯狀態,生長緩慢,也不開花,所以需要控水和停肥的養護。除此之外,還要進行修剪,這樣才能提高抗寒能力。
三角梅的枝條萌發力很強,經過一年的開花,植株有些枝條在老化,有些在徒長,有些在生病。如果入冬之前沒有進行修剪的養護,植株就會很容易感染細菌,從而無法抵御寒冷的冬季。入冬之前,如何修剪呢?主要修剪枯枝、弱枝、密枝,以及頂梢。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抗寒能力,還能促進新枝的生長。
梔子花
梔子花的自然花期分布在夏季至秋季,生長適溫介于18~25攝氏度之間。當溫度低至18攝氏度以下,花朵會凋謝,植株不再生長。此時對于水分與營養的需求開始降低,需要進行控水和停肥的養護管理。但是,入冬前,一定要對植株修剪一次。
梔子花的發枝能力很強,經過一年的生長和開花,植株難免長得凌亂。如果入冬之前沒有進行修剪的養護,植株很難長出新枝,并且需要消耗較多的養分。入冬之前,如何修剪?需要對植株整體修剪,盡量壓低株形,促進分枝的生長,提高抗寒能力。
不管是哪種“怕冷花”,植株進入休眠期之前,都要修剪整形。不僅為了提高抗寒能力,也為了來年促進新枝生長。這樣才能花開不斷,花色鮮艷。當然了,除了修剪之前,還需要控水、停肥和光照。修剪是為了降低能量的消耗,光照是為了增加能量。
#頭條創作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