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80后的年齡目前是30-39歲,90后的年齡是20-29歲,所以農村的年輕主體是80和90后,可隨著60后和70后的老去,農村興起了兩大“潮流”,一個是“不婚潮”,一個是“不育潮”。理論上男人過了22歲,女人過了20歲也就到了我國的法定婚齡,也就可以結婚了,可是現在很多年輕人是到了年齡不結婚,好不容易在父母的勸說下結婚了,又不要孩子。面對農村的這種現象城里人搞不懂,老農更是憂心無奈。
不婚潮指的是很多年輕人因為各種原因結婚的年齡越來越晚,甚至在農村有很多年輕人不結婚。在城里人看來,不管是農村的孩子還是城里的孩子到了婚齡之后就應該結婚生子,可是現在農村的年輕人為什么不喜歡結婚他們也搞不明白。
對于現在農村的這股不婚潮,年輕人有自己的說法,因為現在年輕一代人的讀書時間比較久,可能本科畢業就20多歲了,工作幾年,再處幾年對象可能就30歲了,而現在年輕人的收入普遍不高,工作幾年攢的錢都不夠付個房子首付的。再者現在年輕人工作壓力很大,每天的工作時間都很長,加班是常有的事,周末也沒時間,沒時間就戀愛就很難。所以現在很多年輕人干脆也就不結婚了。
有些年輕人雖然不想結婚,但是在父母的勸說下最終還是結婚了,可是結婚的年輕人也并不能讓老農省心,因為現在在一些年輕人之中又興起了不育潮。甚至一些老人給自己的子女生孩子以鼓勵,比如說生個孩子就給獎勵一萬塊錢,條件好的甚至獎勵一輛車。可是這些獎勵也無法打動一些年輕人。
面對現在農村年輕人興起的這股“不孕潮”,年輕人也有自己的說法,在他們看來生孩子后會降低自己的生活質量。在生孩子之前,夫妻兩個一個月怎么也有一萬塊錢的收入,這種生活就很舒服,可是生了孩子后一般女方就不能上班了,首先收入會減少,再者孩子的花銷又會很大,而且要旅游游玩又會受到孩子的牽絆,生活質量算是直線下降。再者現在年輕人的生活壓力本身就很大,可能房貸、車貸就要去掉一半的工資,要是再生個孩子可能又要面臨養不起的習慣。
為了避免這些問題的出現,很多年輕人采取了“釜底抽薪”的方法,干脆不結婚或者不生孩子了。在老農看來,到了結婚或者生子的年齡之后就應該結婚生孩子,雖然年輕人有很多自己的理由,在老人看了自家的傳宗接代,國家的穩定發展都需要不斷補充新鮮的力量,不結婚不生孩子那自家怎么人丁興旺,國家怎么穩定發展。所以對于農村興起的兩種潮流,老農也是憂心家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