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要考試了,不管是孩子、還是家長、老師都有一種恐慌的心里,老師擔心班里的孩子在期末考試中發揮失常,影響班里總成績,也隨之影響了全級,以至于全校的名次,當然班主任的臉上也很不光彩,家長會說看看這個班的老師就是不行,這怎么能怪家長和孩子,都是老師沒教好,如何長短的,所以這時候的老師的壓力蠻大的,這樣的家長不會找自身的問題,會把責任全推給了任課教師,但是家長的想法不完全錯,有些教師可真是誤人子弟,但這樣畢竟很少幾個,教師的遵旨是培養出一個合格的優秀的好孩子。教師壓力來自--學校,家長!所以他們慌是正常的。
但是本人認為大可不必這樣,因為孩子的和您平時的教學質量密切相關,改變不了環境可以改變心態,您可以有自己的教學理念,自己的一套教學方案,經常和孩子們做到心與心的交流,讓孩子們打心眼里喜歡您,尊敬您!改變孩子的學習觀念,讓他們明白學習是為了自己將來有一個更好的學習,工作的環境,走向社會時能夠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能做到這一點,已經足夠了,此刻的成績能代表什么呢?代表今年孩子文化水平的一個測試。現在孩子要求全面發展,素質教育勢在必行!所以用一顆平常心對待孩子的考試成績。
做為家長來說,自己認為為了孩子,丟了工作,一天起早貪黑供他/她們上學,目的就是一個,能夠考出一個好成績,在班里能得到一個比較靠前的名次,為家庭爭光,為家長添彩,其實把孩子的成績看成了家長的面子,成績考得好,走到哪里炫耀到哪里,家長才能因為孩子的成績抬起頭來,成績不好,家長覺得好沒面子,不愿意給孩子開家長會,出門也不愿意領著孩子,去旅游的計劃也取消了,讓孩子關在家里閉門思過,可憐的孩子就這樣被家長封殺在光宗耀祖的面子里。
家長們大可不必這樣,孩子的成績有那么重要嗎?成績出來,我認為最先檢討的應該是自己,為什么孩子在這一年里學習沒有提高,或者后退了呢?你和孩子經常在一起探討學習嗎,你有沒有做到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作用呢?因為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了,在教育孩子上,深有體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我們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成長,乃至影響孩子的一生,每當自己的孩子犯錯誤時,就在檢討自己,絕對是自己哪里出了問題,沒有給孩子講明白,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