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節氣,每年冬至都是在12月22日前后交節,冬至作為冬天最重要的一個節氣,民間習俗自然是少不了,其中北方的冬至習俗是吃餃子,因為餃子外形貌似耳朵,而冬至過后天氣寒冷,所以人們就想著吃餃子,寓意不凍耳朵。而在南方,冬至一般吃湯圓,寓意著團團圓圓的意思,而這種習俗也叫做“冬至圓”,在南方很是流行。
冬至開始后,氣溫會出現明顯的下降,雖然早早地就已經進入冬天,但因為地表的積溫一直沒有散盡,所以氣溫沒有下降,可根據老祖宗留下來的經驗來看,冬至過后,地表的積溫已經基本散盡,這個時候的溫度就會下降幅度很大,所以老祖宗們就總結出了“數九”天,也就是從冬至這一天開始,一共會有九九八十一天的寒冷天氣存在。
其實一般到了冬季,除了降雪降溫外,一般沒有什么比較奇怪的天氣出現,但今年的氣候貌似有些不尋常,有些地區即使到了冬至,依然還是溫暖如初的感覺,暖空氣的存在會讓冷空氣強盛的冬季出現一些不尋常的自然現象,就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雷打冬”。
“雷打冬”其實說的就是冬天出現打雷的情況,這在冬天絕對是非常罕見的一種情況,那么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會預示著什么呢?下面咱們就用老祖宗留下來的俗語來了解一下,看看“雷打冬”會出現什么預兆。
這句俗語說的而是,如果在冬至這天出現打雷的情況,那么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可能會出現十個牛欄九個空的情況,也就是牛會越養越少,這是為什么呢?
其實一年四季打雷都是正常現象,但一般情況下,在冬至前后打雷卻不是一個好現象,打雷是一種自然現象,一般形成條件是冷熱兩個氣團通過碰撞,最后形成了打雷,而在冬至的時候,已經是數九天的開始,這個時候氣溫已經出現明顯下降,而這個時候卻出現了打雷現象,那么就說明這個冬至時段的氣溫有些高。
冬至氣溫升高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這就會導致冬季的氣候不穩定,極其容易出現極端天氣,要么是極寒天氣,要么就是暖流出現,對于牛圈里的牛來說,氣溫極寒的情況下,可能會出現凍死的情況,如果暖流盛行,那么很容易造成傳染病的傳播,這些都是養牛的大忌,在過去養牛全憑經驗,沒有藥物的情況下,一旦出現“雷打冬”的情況出現,牛圈里的牛必定會損失一些。
所以這句俗語也是老祖宗給我們的一些警示,如果出現“雷打冬”的情況,我們就要注意保暖或者注意抗寒,好好保護好自己的身體。
這句俗語說的是,如果冬至這天出現了雷聲,并且非常響,那么在大寒節氣,可能就會冷上十五天。
上面已經提過,冬季出現“雷打冬”的情況非常少見,畢竟冬至過后氣溫下降很明顯,如果出現雷聲,那么一定是有暖空氣沒有散去,或者地表積溫還很高,所以才會產生冷熱交替出現的打雷現象。
可為什么冬至出現打雷的情況,大寒就會冷上十五天呢,其實這是老祖宗總結出的一些經驗,大寒節氣正好是在春節左右,這個時候也是三九天的前后,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一個時段,如果說冬至打雷,可能是地表積溫還沒有完全散去,但是冬至和大寒中間相差一個月,相信到了大寒節氣地表積溫一定會散去,溫度也會出現明顯的下降。
大家都知道,打雷的時候極其容易產生雨雪天氣,雨雪天氣的出現會導致氣溫越來越冷,隨著冷空氣的不斷積累,加上三九天的獨特寒冷氣候,那么我們就可以推斷出這個大寒節氣一定會是非常寒冷的,而老祖宗則把這個寒冷的時間定在了十五日,所以就有了這句“冬至雷聲響,大寒凍十五日”。
今天就是冬至了,不知道大家聽沒聽見雷聲響起,大家還有哪些關于“雷打冬”的知識,可以分享在評論區,歡迎大家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