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喪葬文化中,墓地的學問非常多,比如說清明時節掃墓祭祖修墓時,一定要注意填土的講究,不能取墓地周邊百米的土,否則就會破壞墓的“地脈”,影響子孫運勢。還有就是安葬時墓碑的方向調整,不能朝西,西面是末路,對于子孫來說,如果把墓碑的方向設置在西方,那么就隱晦的在表達子孫的壽命可能會減少,所以墓碑一定不能朝西。而今天這句俗語“墳無頭,子孫窮;狐守墳,富三輩”其實也是關于墓地的一個俗語,下面咱們就來了解下吧
墳無頭,子孫窮
掃墓祭祖是一個傳承了幾千年的習俗,人們認為先人逝去之后其實不是真正的離開,而是在另一個世界在祝福著我們,所以想要溝通,那么就需要進行祭拜,就這樣,在中國,有很多節日都是可以進行祭拜的,不知道大家是否發現一個問題,在農村,很多墳塋地都會出現一些無碑墓,這些墓地基本都長滿了雜草,看上去已經幾年甚至幾十年都沒有進行修繕了,其實在農村,人們把這種墓地也叫“無人墓”,有的可能是子孫后代斷了代,沒有來祭拜,也有可能是遵循著“過三代不祭拜”的習俗,任憑墓地慢慢消散,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子孫后代沒有能力來祭拜或者不想來祭拜,這種情況在農村也是很多的。
而俗語中說的墳無頭,其實指的就是過去的堆土墳上的土堆已經沒有了,如果沒有了土堆,那么子孫就會出現窮的情況,自古以來“百善孝為先”,先人去世之后去祭拜是一種習俗,如果不去祭拜那么就是一種不孝,這種不孝的子孫在人品和運勢上都非常不好,大家可以從實際的生活中發現,有很多品德不好的人,最后發展都不好,而這種子孫沒有了好的發展,自然就會出現貧窮的現象,所以才有了墳無頭,子孫窮的說法。
狐守墳,富三輩
狐貍自古就有很多神秘的故事在民間流傳,尤其在東北,狐貍還被人們稱為“大仙”,其實在過去一些詭異的現象可能無法解釋,但到了現在其實都是可以利用科學知識進行解讀的,而在農村,老人們常常會看見墳頭出現狐貍的情況,而且這種情況人們還會認為這是一種好現象,因為老人認為“狐不走窮”,意思說狐貍這種動物一般不會去窮人家進行拜訪,只有家里殷實的農戶才會被狐貍青睞,所以只要有墳地出現狐貍,人們機會認為這家人必定會富上三輩。
其實,用現在科學解釋的方法來進行分析,那就是狐貍是一種哺乳動物,他們需要固定的覓食環境,而狐貍其實智商還是不錯的,而且它的嗅覺也非常靈敏,在古時候,富人家下葬都會祭拜很多大魚大肉,在荒無人煙的地方,狐貍會憑借自己的嗅覺來尋覓食物,同時這些食物招來的一些其它的小動物也會成為狐貍的食物,所以說,狐貍出現在墳前,完全就是為了覓食而來。但在古時候能有能力厚葬的人家,相信家境也會非常殷實,所以人們就會聯想到,一窮窮三代,一富富三代的說法,以此來推斷,墳頭現狐貍,那么這家人就會富三代的說法。
其實這個俗語就是人們在過去知識水平有限的情況下,對一些看不懂的異象的一種猜想,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但作為農村的一種文化,我們可以去了解去學習,不必過于的輕信其中的玄機,大家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