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聽到有人說喝涼水都會長肉,還有人說幾個人坐在一起吃同樣的食物,但有的人卻長胖了,有的人卻不胖,也有人說怎么吃都吃不胖,這些都是為什么呢?
一、基因的原因 一個人如果家族里面都是很胖的,就有肥胖基因,相比于其他人來說更容易胖些,最終能不能變成大胖子,結果還是得靠自己。基因將子彈上了膛,環境因素扣動了肥胖的扳機。加以注意生活方式,哪怕體內有肥胖基因,也能很好的調控體重,不要因為爺爺奶奶胖,爸爸媽媽胖,自己家有肥胖的基因而對自己說我胖我應該,環境因素很重要,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是可以改變的。
?
二、疾病的原因 疾病也是導致肥胖的原因,如先天性瘦素缺乏、唐氏綜合癥等等,這些人群是很少的,在所有肥胖當中只有百分之幾的人屬于由于疾病而導致的肥胖,概率很低。
三、飲食的原因 很多人知道肥胖對自己不好,就想著減肥,對體重剛剛超標和輕微肥胖的人來說,想恢復到正常體重還是比較容易的,飲食上控制加上運動,三個月到半年就能達到理想體重。對于原來已經很胖的人,想要在短期之內達到正常體重,說句實在話有點難,即便接受了社會上稀奇古怪的減肥方法真的瘦下來了,也不是健康的瘦,身上的會皮特別松,有的人看到動物性的食物想吐,有任何的風吹草動就感冒生病,身體體質特別差。很胖的人一下子減太多也不現實,也不建議減太快。
肥胖的目的與其關注減多少斤,不如看看減多少可以降低肥胖以及相關疾病的風險。對很胖的人來說,體重下降5%~10%,可明顯改善許多指標:降低甘油三酯、降低血壓、脂肪肝、2型糖尿病等疾病的發生。并且分階段逐步減肥能讓減肥者更有信心健康瘦。
或許瘦并不是我們生活的目標,但它一定是生存在這個世界的加分項:健康、努力、樂觀積極……
小貼士
1參考《減肥不是鬧著玩兒》。
2世界上沒有不好的食物,也沒有全能的食物,合理搭配,吃出健康。
3崇尚健康的靈魂終會相遇,就像你等到我,而我等到你。
4分享是一種美德,但原創作品,個人轉載請注明出處。商業轉載請聯系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