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篇我們簡單的講解了《小種子大學問,你知道玉米種子的區別在哪里嗎?》,有朋友詢問,可否詳細的介紹一下影響種子純度的主要原因。在這里我首先感謝各位對玉米種子質量的關心,感謝各位同仁一直對教你種玉米的關注。下面結合多年的實踐,談談影響玉米種子純度的各個環節,其實在所有環節中很難分清哪個環節是主要的,哪個環節是次要的,對影響純度的結果來說不分伯仲,同樣關鍵。
1、制種親本自身問題
(1)親本繁殖時以原種繁原種,變異多,生物學混雜多。
(2)親本繁殖世代不同,生產時把不同世代的多個親本混合使用。
(3)生產時娣妹種相互替換;使用制種田父本回收制種。
(4)企業或科研單位急于求成,為了早出成果快出成果,把不穩定的早代材料用于生產或把幾個娣妹系混合作為生產親本。
(5)繁殖親本時隔離區不安全,田間去雜不徹底、不及時,脫粒、加工、包裝、運輸、貯藏過程中機械混雜。
2、雜交制種田隔離區問題
(1)我國玉米種子檢驗規程中明確規定了隔離區標準,親本自交系擴繁田與其它玉米田水平距離要求不少于500m;生產用雜交種子制種區與其它玉米田水平距離要求不少于200m。但現實中很難達到上述標準,尤其是雜交制種田常見一渠之隔或一路之隔或一麻之隔。
(2)隔離區內常見別的作物田間或田埂上有流生玉米。
(3)制種田緊靠村莊的常見庭院里種植幾株或幾十株不等的商品玉米或鮮食玉米。
(4)隔離區內幾家企業穿插制種甚至同一公司的幾個品種都在一個隔離區內生產。
(5)制種田盛花期也正是放蜂的高峰期,常見蜂場在就隔離區內。
(6)制種田與大田玉米相隔200米以上,但大田玉米在制種田的上風頭,或制種田在低處而大田玉米在高處。
3、雜交制種田去雜去雄不徹底
(1)母本去雄不干凈,留有殘枝,雄穗沒有清理出去。
(2)母本去雄不及時,一般要求母本摸苞帶葉去穗,但田間常見散粉植株,特別是父本偏晚時,老百姓去雄積極低,不主動,產及時。大戶制種,去雄難度大,很難做到及時干凈、徹底。
(3)母本去雜不徹底,制種戶去雜積極性不高,管理者重心在去雄,心存還有場面去雜一關,結果是場面去雜有限,甚至直接烘干來不及去雜。
(4)父本去雜不徹底,尤其是發育差的雜株或與父本植株等高的雜株很難去除。
(6)母本吐絲與散粉很協調的品種,母本雄穗剛露出頂葉(甚至包在頂葉里)就開始散粉且同時吐絲,很容易形成自交。
(7)母本植株偏高,株高超過2米,甚至更高,去雄難度大,去雄后復檢難度也很大,常導致自交。
4、制種田整齊差
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田間發育進程不一致,致使植株生長不整齊,田間出現弱小株,延長了母本去雄時間和增加了去雄次數,當然增加了去雄去雜難度,易出現去雄不及時或漏去現象,導致自交。當然父本個別雜株因發育較弱導致難以去除,出現雜株雜交。
5、制種田發育不均衡
常見播種時因田間某一地段積水推遲播種,因管理不善某一塊發育不良,斑塊鹽堿地,同一地塊播期不同等多種原因導致同一地塊出現斑塊生長發育不均衡,出現母本去雄去雜不統一,父本去雜難度也相對增加,導致母本自交或雜株雜交,或父本雜株雜交。
6、花期不遇人工授粉
因花期不遇采取人工輔助授粉,若出現父本花粉短缺現象,就容易出現制種戶亂采花粉的情況,當然會影響純度。
7、場地去雜不徹底
母本果穗場地雜去是保證純度的一個重要環節,若制種面積大,果穗堆積厚,場地去雜難度會加大。另外,即使去雜也會出現雜果穗落地籽的現象。再加之果穗烘干、脫粒流水線作業,果穗去雜難度也會加大。
8、收獲、脫粒過程難以控制
(1)授粉后沒有即時割除父本,收獲時混有父本果穗;在晾曬時父本和母本同一場地,常見母本中混有父本。
(2)幾個品種在同一曬場脫粒,在品種堆放、運送以及種子脫粒等過程中相互飛濺。
(3)幾個品種用同一機械脫粒,稍有疏忽在篩片、風筒、底盤等地方容易遺漏上一品種的籽粒,出現機械混雜。
(4)用裝過玉米籽粒的袋子重新裝新的種子,若清理不凈也會出現混雜。
(5)制種戶同時繁殖幾個品種或同時給幾家公司制種,在收獲、運輸、晾曬、脫粒等過程中常會出現交叉混雜現象。
9、車輛運輸
收獲時同一運輸工具拉不同品種,或用拉過商品玉米的車拉玉米種子,或同一運輸工具拉幾個品種,也會出現機械混雜的現象。
10、種子精選、包衣
同一精選機精選不同的品種,用同一包衣機包衣品種,也容易出現機械混雜的情況。
其實上面所說的各個環節很難做到萬無一失,只是因各家對待每一環節的態度不同或各家對待質量的態度不同,出現生物學混雜和機械混雜的程度不同,這也就是不同品牌種子質量不同的原因。對絕大部分老百姓來說對純度的認識有限,甚至根本沒有純度的概念,殊不知純度對產量的影響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希望各企業都要重視種子純度,嚴把各個環節,把好純度關,而老百姓也應學點純度的知識,真遇到純度較差的種子時一定要保護自己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