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櫻桃果實裂果一直困擾著種植戶,既降低了產量,又影響到果農的經濟收入。造成裂果的原因大家都普遍認為是受雨水影響造成的,其實不盡然。裂果的出現與樹冠郁閉、種植品種等都有關系。
一、大櫻桃裂果對種植戶的影響
每到大櫻桃成熟的季節,一般是先成熟的果實或熟透的果實,遇到降水就會開裂。開裂的果實不但失去商品性,更容易受高溫影響發生腐爛,滋生病菌,不利用果園管理。
發生裂果的果實往往都是果個大、顏色鮮艷的優質果,是能趕個早上市的好價錢。這部分果子的損失給廣大櫻桃種植戶在收入上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成為大櫻桃種植中的一大難題,也是種植戶一直最需要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大櫻桃的裂果形態和原因分析
說到裂果,種植戶普通認為這是因為大櫻桃果實在低溫雨水作用下被“激炸”的,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大棚裂果也有發生)。
降雨不是造成裂果的直接原因,滿園的果子只是部分裂果,這其中必然有另外因素存在。從這些裂果中分析原因,才能夠有效預防裂果的發生。
第一,樹冠茂密、裂果率大。
細心的果農們會發現:越是枝葉茂盛的大樹裂果率越高于那些單枝單干、枝葉稀疏的小樹。
原因:當雨水過后,土壤水分充足,樹體水分飽和,大櫻桃果實充水嚴重。這時果實里多余的水分依靠果皮揮發難以緩解壓力,唯一有效的辦法是降低樹體水分對果實的輸送。由于大樹樹冠郁閉,影響光照,樹體水分不能快速揮發,從而使果實不勝負荷而開裂。枝葉稀疏的小樹,在雨水或灌溉之后,光照充足,樹體水分能夠快速的揮發,果實膨脹壓降低,裂果率自然就下降。
第二,不同品種,裂果率不同。
大櫻桃種植戶都有發現:同是一個果園,有些品種裂果率高、有些品種裂果率低或根本不裂果。
原因:在大櫻桃品種中,確實有對裂果敏感的品種。而這些品種的果實在即將成熟時,果皮表面會有不規則的細小裂紋(肉眼是看不到的)。這些裂紋減弱了果實表面的細胞結合力,同時也促進了水分的吸收,遇到雨水或土壤濕度大,極易形成裂果。
而裂果率低的品種,果實的彈性好,柔軟度高,這些果實的表皮和細胞壁要相對厚一些,所以裂果率就不會高。
第三,坐果率越高,裂果率越低。
大櫻桃種植戶還有一個奇怪的發現,結果實少的容易裂果,結果實多的反而不裂果。
原因:其實這是水分的分配不同。一場降水過后,坐果率高和坐果率低的兩棵樹所得到的分水是對等的。掛果多的,份數多,每個果實都“吃不飽”;掛果少的,份數少,不“吃撐”才怪呢。
通過以上的分析,降雨只是裂果的誘因,而并非是造成大櫻桃裂果的“罪魁禍首”。
為了有效預防裂果,必須注意大櫻桃果園管理中的幾個問題:
① 在建園初期就應考慮到裂果問題,盡量選擇一些抗裂果的品種。比如:先鋒、拉賓斯、紅顏、紅蜜、黃蜜、佐滕錦、秦櫻一號、俄羅斯八號等。
② 在果實發育到硬核期,著色前適量多澆水,開始著色后盡量少澆水,可減少裂果。
③ 有條件搭建避雨棚的果園,進行避雨栽培。
④ 在果實生長期(硬核期)進行鈣化物噴霧,能有效預防裂果。如:硝酸鈣、氫氧化鈣。
總結:大櫻桃裂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與土壤結構、氣候因素、果園環境和果實本身等,都有關系。只有在大櫻桃的管理中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才是解決大櫻桃裂果最有效的辦法。
我是鹿塬農事,一位從事大櫻桃種植的三農領域創作者,歡迎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