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十月懷胎到孩子呱呱墜地,又穿越了黑白顛倒的一年,終于,迎來了寶寶的周歲!
在喜大普奔的同時,各位爸爸媽媽也需要學習學習,寶寶一歲時,他/她的發育該達到什么標準?一起來看看~
體格發育
根據衛生部《中國7歲以下兒童生長發育參照標準》,一周歲的兒童各項指標應該達到下面的標準:
寶寶的身高有很多方面的因素決定,和寶寶的生長環境、飲食、生活習慣有關。當然父母的遺傳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不是每個孩子都能長得像姚明的閨女那么高的喲。
如果你發現寶寶的身高/體重還沒有達到最低標準,那么有可能是他們的發育出現了一定程度的遲緩,這種情況下建議家長帶孩子到醫院進行檢查,排查了原因之后,在醫生的建議下采取對應的措施,不要盲目為孩子補充各種營養。
2
運動能力發展
寶寶的運動能力發展主要是指:大動作(走路)、精細動作(手部和手指能力發育)等方面的全面發展。
很多孩子在1歲生日前后邁出人生的第一步,但是晚一些或者早一些開始學步也完全正常。
這個時候的孩子走路會呈現下面一些特點:
爬行、站立和走路能力的掌握肯定會引人矚目,但是也不要忽視他學會用手做的神奇事情。這一階段初期,他還只是會笨拙地將東西往自己身邊扒拉,但到末期,他已經可以準確地用拇指和食指或拇指和中指捏起東西,如果你教他,他甚至還會試著打響指。
Tips:對超過1歲的孩子,意外傷害是造成死亡和傷殘的主要原因。在你為孩子每學會走一步而激動的時候,不要忘記確保他的安全,要在家做好孩子的防護工作。
3
語言認知和情感發育
(1)語言認知發育
1歲的孩子對什么都很好奇,會用很多種不同的方式探索物體,會開始模仿動作姿勢。這個時候他會開始用語言來傳達自己的需要,前幾個月的嘰嘰咕咕現在已經被清晰的音節取代,比如“ba”“da”“ga”“ma”這樣的音。為了幫他增強理解能力,你要盡量多和他說話:
1、語言要簡單明確;
2、幫他增強理解能力,語言盡量要一致:比如你今天告訴他家里的寵物是“貓”,明天就不要改成“咪咪”;
3、不管是為孩子讀書還是跟他講話,要創造大量機會讓他參與進來,交流是雙向的,要創造機會讓孩子參與互動;
Tips:如果你家里人講兩種語言,不用擔心孩子會被兩種語言擾亂。研究和家長們的經驗顯示,如果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接觸兩種語言,他們可以同時學會兩種。通常來說,開始接觸語言的年齡越小,就會學得越熟練。
(2)情感發育
這個時候的孩子在情感發育上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分離焦慮癥”。分離焦慮癥從黏你開始,他會發現世界上只有一個你,你離開他的視線時會讓他非常不安,即使只是去隔壁房間,他都會驚慌地哭起來。這種癥狀通常在10個月-1歲半達到頂峰,然后在1歲半-2歲逐漸消失。
為了讓寶寶更愉快的度過這個階段,下面是一些建議:
1、離開時動靜不要太大,讓另一個人和孩子一起,轉移注意力,然后迅速溜走;
2、在家里做一些短暫的分離練習,幫他學會應對分離情緒;
3、當生病的時候盡量不要離開他;
4、記住,他的眼淚在你離開幾分鐘后就會停止。他的發作是為了給你看,要求你留下來。你離開他的視線后,他很快就會把注意力轉移到陪著他的人身上。
豆苗媽的話:一歲是孩子各方面飛速進步的時期,也是開始會和你發生爭執的時期,多理解并尊重孩子在這段時期諸多不成熟的表現,好好地珍惜這段時光吧。
精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