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二胎政策放開,
很多家庭都選擇了“再生一個”
理由呢,五花八門......
有怕一個孩子孤單,想給孩子找個伴兒的
有為了湊個“好”字,生了女孩/男孩,又想要個男孩/女孩的
還有意外懷上,“將錯就錯”的.....
總之,現實就是家庭人口數量升級了唄!
想想你當初一胎的時候,
是不是從備孕開始就小心翼翼?
飲食→精挑細選
育兒書籍→不要錢似的往家搬
娃生病→著急忙慌的像熱鍋上的螞蟻
向身邊所有“過來人”→請教育兒經驗
結果,到了二胎......
畫風全變了......
正所謂,一回生二回熟.....
生老大時,我們是慌張的小白父母;生老二后,我們都成了云淡風輕的“飼養員”。
都說,一胎照書養,二胎照豬養,到底怎么個養法?今天就來說說。
飲食,愛吃不吃
老大
母乳喂養到1歲半
輔食機、各種模具,為娃學會了做飯、烘焙、各種營養搭配餐......
卻常常換來娃的“不領情”......
老二
奶水不夠,那就喝奶粉吧
輔食機再也沒用過......現成的果泥魚泥肉泥,加熱一下就能吃,多方便。
不吃飯?那就不吃吧,反正餓了自然會吃......
2
睡眠,愛睡不睡
老大
睡渣一枚。
每天晚上要起來吃好幾次奶,有時候還要起來玩。
什么白噪音、睡前儀式、作息培養、全家老少九點關燈......使出了渾身解數,整個入睡過程都要2-3個小時。
要么是他沒睡,我把自己哄睡了,要么是終于把他哄睡了,我累的睡不著了。
老二
跟老大對比,就是個天使。
雖然晚上也要起來吃奶,偶爾不睡起來玩,但是完全不用哄....玩累了翻個身就睡了。
睡前儀式、作息培養統統都沒有。順其自然,反倒作息越來越規律了。
3
衛生,不干不凈吃了沒病
老大
每天早上起床,最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消毒......
奶瓶、奶嘴、碗、筷子、牙膠......凡是寶寶能接觸到的,統統消毒
不管什么掉地上了,都緊張兮兮的恨不得洗上100遍......
老二
消毒?不存在的。
開水燙一下就行。
勺子掉地上,撿起來吹吹繼續用
在地上打滾,淡定的跟老公談笑風生......
4
買玩具?不存在的。
老大
小到擺桌上玩弄的玩具車,大到能開上路的跑車
數不清的球和益智玩具,連游泳池都沒放過.......
選擇多了,還不珍惜,一個玩具玩幾分鐘就被嫌棄了......
各大兒童樂園VIP...
老二
玩具車,老大不玩滴.......
玩具球,老大不玩滴.......
已經被封箱的公仔,隔一陣拿出來一個給他玩.......
辦卡?不存在的。
5
生病,沒那么著急
老大
有任何風吹草動都要立馬去醫院
發燒了,立馬全家上陣抱孩子去醫院
身上長了個小紅點,立馬全家上陣抱孩子去醫院
兩年時間,病歷裝了好幾本文件袋......
老二
能不去醫院就不去醫院
發燒了,沒超過38.5度的,基本不理;超過38.5度,喂點退燒藥......
兩年時間,除了在社康做過一次霧化,幾乎沒見過醫生。我也從“小白”變成了半個“兒科醫生”......
6
成長,不再那么驚喜
老大
每一次成長都像一座里程碑
用積木隨便堆個高,在老母親眼里都散發出天才的氣息:“哇!寶貝!你太棒啦!簡直是天才!”
老二
該見識的都見識過了
淡定+波瀾不驚,變成了老母親的常態。
7
儀式感,只屬于老大
老大
生長曲線、育兒日記......
老大的一顰一笑,一吵一鬧,甚至屎尿屁都會被記錄下來,他的存在猶如聚光燈一樣無時無刻不在吸引我的目光......
老二
屬于老二的記憶都在手機和云端里......
沒錯,這就是“老二”真實的生活。
也許看完后,你會對他生存環境表示擔憂,但其實,老大當初的生存條件也沒好到哪兒去......
想當年,老大出生,沒帶使用說明書,我和豬隊友又是新手實習生,老大自然成了我們的練手對象。
后來,老二出生了,新手實習生已成功轉正(還有老大給老二當陪練)
如果說,養老大是不知所措,那養老二就是隨遇而安......正是有了養老大的經驗,才讓養老二變得更加從容。
但無論誰大誰小,都是媽媽獨一無二的寶貝,在媽媽的心里都一樣重要......
豆苗媽的話
很多人都說老二比老大精,為什么呢?
我想,也許正是因為他們被當成“豬”來養,才迫使他們在放養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學會了自己去探索、去受挫、去成長,不但長成了一個小機靈鬼,也讓父母更加省心。
其實,養孩子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如果我們過多的干涉,各種殫精竭慮、各種謹小慎微,不但苦了自己,也扼殺了許多讓孩子自己成長的機會。
所以,該“放養”的時候,千萬別“圈”起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