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爸育兒》營養培養教養子欄目:宛爸叨叨
資深育兒專家
國家高級營養師、育嬰師
宛爸 領銜打造
食育|養育|微課|童書|故事|好物
這是宛爸叨叨第 13 篇原創
宛 爸 說
寶寶出生六個月后,添加輔食了,很多媽媽或者姥姥奶奶都有這樣的想法:要不要給孩子吃點鹽。
這事是眾說紛紜,有人說是要吃鹽,有人說要不吃。添加輔食既要顧及寶寶的營養需求,又要滿足寶寶越來越挑剔的口味,還要鍛煉咀嚼能力,所以給寶寶做輔食可是一件腦力事,有些功課可不能馬虎。
其實吃鹽目的無非就是鈉的補充。
因為鹽里本身沒有碘,聽到這里很多人一下就反對:怎么可能?
各位媽媽,請注意我們吃的是加碘(強化)鹽。碘這種礦物質是后添加進去的。
碘是用來做什么的?
人體自然攝取的碘絕大多數來自食物和碘強化劑(比如加碘鹽),少部分來自飲水。
人體對碘可謂“如饑似渴”,吃進肚子里大約1小時就基本吸收,3小時就幾乎完全吸收了。
吸收之后大部分的碘會在甲狀腺找到歸宿:甲狀腺就像吸塵器一樣,從血液中“俘獲”碘,人體主要通過尿液排出碘,也有少部分碘通過糞便排出體外,還有極少數是從汗液、呼吸、母乳排出。
碘的生理功能相對單一,主要是參與甲狀腺激素的合成,而甲狀腺激素具有增強新陳代謝(比如維持人體正常體溫、調節人體血脂等),促進生長發育尤其是腦發育的作用。
除了碘,鹽里還有神馬?
鈉,鹽的化學構成稱為是氯化鈉。
主要食用的鈉是為了保證細胞的電解質平衡。人體內鈉在一般情況下不易缺乏、但在某些情況下,如禁食、少食,膳食鈉限制過嚴而攝入非常低時,或在高溫、重體力勞動、過量出汗、腸胃疾病、反復嘔吐、腹瀉使鈉過量排出而丟失時,或某些疾病。
寶寶不屬于上述特殊范疇,1歲以內食物中的鈉足夠孩子滿足生理需要。
吃鹽還要看月齡?
為什么會建議1歲以上適度添加鹽呢?吃鹽和月齡有什么關系?
這和代謝有關系。
大家都知道汗液的流失會有鈉的流失,1歲以上的孩子已經進入站立和行走階段。這樣運動消耗會多,代謝率增加,輔食的形態和食量也在改變。這些都是關鍵要考慮的問題。
比如說職員的體力消耗和煉鋼工人的體力消耗差異,對于鈉的需要一定是不同。區別就是在于,重體力勞動的人要吃的鹽會略多一些,從而滿足生理需要。
而1歲以上的孩子和1歲以下的孩子差異加鹽的目的也就是區別于此了。從而再有人和你說孩子不吃鹽身上沒力氣的話,你可以告訴對方,我家孩子不是工人,不用干重體力活動。不需要多吃鹽。(其實每次聽到這種思維模式我都想暴走了。。。)
常見加碘鹽營養成分表
鹽超量對寶寶的危害
寶寶的腎臟發育還不健全,不足以滲透過多的鹽分,因而攝入過多鹽分首當其沖的就是寶寶腎臟,給腎臟添負擔的同時還會增加心臟的負擔,使寶寶腎臟、心臟功能受損。
寶寶鹽分攝入過多會影響其體內對鋅、鈣的吸收,導致缺鋅少鈣,由此會影響寶寶智力的發育,骨骼發育,還會造成其免疫力下降,個子小,還會引發各種疾病。
“習慣遺傳”中的口味基礎變化,會讓寶寶從小養成重鹽的飲食習慣還會延續到成人期,并難糾正,而長期“重口味”容易增加高血壓等疾病的風險。因而,麻麻,你必須要把控寶寶每天鹽分攝入的量,不許多哦!
“重口味”的寶寶選什么鹽吃
一歲以上初添加鹽的寶寶,最好選擇低鈉鹽能低鈉鹽是一種健康食鹽。以加碘食鹽為基礎,添加一定量氯化鉀(含量約30%)。與普通鈉鹽相比含鈉低(氯化鈉70%左右),富含鉀(氯化鉀30%左右),有助人體鈉鉀平衡。食鹽里以鉀代替鈉的意義是,在食用同樣咸味的飲食下,鈉的攝取量已經減少一半,同時也攝入了鉀。
必須注意的是,千萬不可因為低鈉鹽有好處就大把大把的用,不咸其實是心理因素,做菜時若用太多,就失去了減鹽(低鈉)的意義了。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2-5歲兒童每天食物建議攝入量
宛 寧 ·私人母嬰顧問
資深育兒專家,遼寧省營養學會會員,公共營養師培訓師,國家高級育嬰師,高級營養師。
10年營養培訓師及嬰幼兒早期教育工作,由專職講師轉型到私人母嬰顧問。
服務指導了千萬家庭,積累了大量實用育兒經驗,深知食物營養和母嬰健康密不可分。
關于這個公眾號
由國家高級營養師、高級育嬰師
宛 爸
領銜打造的互動育兒平臺
10年經驗積累 十余萬家庭受益
0-6歲寶寶的全方位養育
營養輔食 | 科學養育
育兒熱文 | 繪本閱聽
好物推薦 | 定期微課
這是一個有溫度、有態度的育兒號
宛爸育兒
“用現在守護現在,用未來遇見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