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爸育兒》專注親子閱讀子欄目:童書八點
資深育兒專家
國家高級營養師、育嬰師
宛爸 領銜打造
親子閱讀推廣人維尼媽媽
電臺主播維尼爸聯袂奉獻
食育|養育|微課|童書|故事|好物
這是我們講的第 131 個故事
點擊綠色圖標聽故事
文 | 維尼媽媽
故事播講| 維尼爸爸
閱讀需5-8分鐘
此前,維尼爸爸講過一個叫《大腳丫跳芭蕾》的故事,講述大腳女孩貝琳達追夢的故事。
親子共讀時,帶給我這個做媽媽最大的啟發,就是不要用既定的客觀條件認知孩子,更別用條條框框束縛住孩子。
《大腳丫跳芭蕾》讓作者艾米·揚一夜成名,進而創作了《大腳丫游巴黎》、《大腳丫和玻璃鞋》及今天維尼爸爸要給大家講的這個故事《大腳丫學芭蕾》。
今天的這個故事,可以說是《大腳丫跳芭蕾》的前傳,也是《大腳丫》系列的收官之作。
這本從頭到尾被粉色包圍的書,很適合擁有芭蕾夢的女孩子。
當貝琳達還是小女孩的時候,她的那一雙大腳就非常引人注目,因為這雙滑稽的大腳,她的牛老師則一心想把她打造成“天才小丑”。
可是貝琳達的心中卻有一個芭蕾夢,她為了這個小小的粉色的夢想,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在本該等待表演滑稽戲的時候,卻摘下小丑的頭飾跳起了芭蕾。
可是,牛老師卻認為,貝琳達本該、只能、就應當成為一個出色的小丑,僅僅是因為她擁有一雙大腳。
因為一個人先天的特質,而主觀地約定俗成;
因為一個孩子的家庭環境,而自作主張地為孩子鋪好以后地道路;
因為家長自己有未盡的夢想,所以希望孩子可以實現。
可是,這樣真的好嗎?
讀高中的時候,我一心想考美術學院。夢想著今后從事攝影、設計,哪怕當個美術老師都好。
可是做律師的爸爸和做教師的媽媽強烈反對。在他們看來,只有從事他們所熟悉的領域,今后才可能有發展。
“學那么多年畫畫也只不過是想讓你有個愛好!”
于是,我成了一名法學生。
因為我真的不喜歡也不適合這個專業。以至于,在畢業后的很長一段時間,我在擇業上走了一個又一個彎路。
直到現在,媽媽每當和她的朋友聊起這件事,都會有自責和后悔。
因為她從我的失敗經歷中深深地感受到,尊重一個孩子的想法和意愿,不強加自己的意志,真的很重要。
可是我并不怪他們。
人生總是需要已經經歷才能知道什么更適合自己。
后來我做了記者,每天都是接觸新的人和事。目睹慘烈、幸福、悲傷、感動……
我開始漸漸地愛上一線記者的工作狀態,因為我不僅可以從事喜歡的文字工作,還可以利用工作機會學習攝影。
可是,我認識的那些律師前輩們,卻不屑地說:你這種選擇是錯誤的,你在走彎路。你只有考律師才能實現人生的價值。
有時,我們需要經得住父母的反對,也要經得起路人甲乙丙丁口水。
他們會將自己的成功個案作為范本,“我的成功可以復制”。
他們在一個案子中獲得金錢,嘗到甜頭,就會仙人指路讓你也步他們的后塵。
一旦你搖頭說不,他們就會恨鐵不成鋼:你在走彎路,你這是不行的,我是為你好!
不,這不是為我好!
這只不過是在滿足他們的控制欲。他們認為你是學法學的,你就應該走法律這條倉光大道,萬般皆下品……
再后來我鉆研童書,做公眾號、創業、考心理咨詢師……他們聽得云里霧里,然后繼續他們的評判:你還在走彎路,把司法考試拿下,比什么都強!公眾號是什么?能當飯吃嗎?要么考公檢法,女孩子考公務員,安安穩穩多好!你看誰誰誰,在法院呆了幾年,現在在檢察院工作呢,一步步走得多順暢!
她是她我是我!
《金星秀》里,金星講過她共事過的一個女孩,電視臺編導,工作體面,父母開心。可是只有這個姑娘自己不開心。
她每天的工作狀態就像霜打了的茄子。
問起來,她說,這一切都是她父母的期望。她自幼獲得的成績,包括她所選的專業,都是她父母的期望。在她的父母眼中,她就是為做傳媒而生的,她就應當在知名傳媒大學畢業,然后好好地在電視臺做編導。
可是有一天,這個姑娘突然活出了自己。她毅然辭職。
她的舉動使得父母崩潰了,她的媽媽甚至跑到她曾經的單位大鬧,說女兒不懂事,辭職不是她的意愿,請求單位的領導把她的女兒留下來。
可是這個姑娘的一席話,讓所有人都陷入了深思,她說:我的前三十年,為你們活完了,接下來,我要為自己而活。
當金星再次見到這個姑娘的時候,她的臉上煥發著從未有過的朝氣,她自制手工皂,并且辦了工廠開始生產,大批的訂單開始源源不斷地涌來,說起不同原料制成的手工皂,她的臉上閃著光。
她在一塊塊晶瑩的手工皂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人生。
并不是說,你天生有一雙大腳,就不能跳芭蕾,只能演小丑!
并不是說,你的父母在一個行業里有所建樹,你就一定要子承父業!
并不是說,別人的成功可以復制在你身上。
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
如果你能給予支持,請為他鼓掌。
如果你不能給予支持,請閉嘴,默默地走開。
當一個孩子成長為大人,他有了自己的人生規劃和世界觀的時候,有些想法,希望有著同樣經歷的,身為父母的我們可以理解并支持。
而當他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請告訴他,選你自己走的路,爸爸媽媽無條件地支持!
出版致謝
書名:大腳丫學芭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