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打造綜合育兒公眾號
國家高級營養師、育嬰師
宛寧 領銜打造
食育 | 養育 | 故事 | 微課 | 好物
文 | 宛爸
閱讀需5分鐘
民謠中有一句話叫做二十七宰公雞,大家都很好奇為什么要說二十七宰公雞呢?
公雞為大雞,與“大吉”諧音,“二十七,宰公雞”就意味著“大吉大利”。二十七殺的雞,必須是公雞。為什么呢?在古代,是以男子為主導的,所以有了女子的三從四德等惡俗!既然男性是最大的,同樣對于雞,雄性就是第一。另外,公雞看起來更漂亮,雄赳赳氣昂昂,顯得很氣派!
給寶寶吃雞肉那些地方要注意呢?
1. 雞翅可以吃,打針不要怕
規模化養殖下,為了防病等需要,會給雞注射一些藥品。不過注射的部位一般會選皮比較松的地方,比如翼下(翅膀下面)。但是打針之后藥物會迅速擴散到全身,所以,打針的地方不用糾結,不是天天打針的雞,正常吃雞翅沒問題。
2.雞屁股不給吃,買回切掉丟棄
雞屁股上有兩種腺體的確不能吃,一個是尾脂腺,一個是腔上囊。不過在商業化屠宰中,它們會被摘除。買到的成品例如;燒雞,扒雞很多都是有的已經處理掉了,但是,如果自己在家殺雞,雞屁股部分還是丟棄比較好。
3. 雞頭多骨不能吃, 警惕雞腦不要吃
雞頭中骨多肉少,給寶寶吃的時候及其容易造成氣道異物的風險。另外,除了雞皮和雞骨之外就是雞腦所占體積最多,而雞腦中脂肪比例很高,食用肥美。可是容易造成膽固醇攝入過高的問題,所以不要給寶寶吃雞頭。
4. 雞皮要少吃,吃多易腹瀉
雞肉的肥美在雞皮上體現是最完美的,就是因為雞皮中的皮下脂肪含量較高,所以當雞肉入口的時候肥美都是由雞皮提供的。但是對于寶寶要少吃,隨肉帶皮食用即可,不要刻意給寶寶單獨吃雞皮喲。
總結一下:除了雞屁股的確不能吃,雞頭不推薦吃、雞皮要少吃,雞身上其他部位,根據不同月齡的消化和食物搭配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每個階段寶寶每天食用的肉食量是不同的。
7~12個月的寶寶,每天需要25~75g的肉禽魚
13~24個月的寶寶,每天需要50~75g肉禽魚
2~3歲的寶寶,每天需要50~75g肉禽魚
4~5歲的寶寶,每天需要50~75g肉禽魚
每個階段寶寶可食用雞肉部位推薦
7~12個月的寶寶
雞肝、雞胸肉、雞腿肉,雞翅中
13~24個月的寶寶
雞肝、雞胸肉、雞腿肉,雞翅中、雞心、琵琶腿、雞翅根
2~3歲的寶寶
雞肝、雞胸肉、雞腿肉,雞翅中、雞心、琵琶腿、雞翅根、雞胗
4~5歲的寶寶
雞肝、雞胸肉、雞腿肉,雞翅中、雞心、琵琶腿、雞翅根、雞胗、雞全架、雞翅根、琵琶腿、雞爪
讀過以上的寶媽現在給寶寶做飯時,應該胸有成竹了吧?相信答案是肯定的。怎么給寶寶吃肉肉更營養,讓我們一起來喲
牛油果拌雞肉
秋葵雞翅
海帶雞肉丸湯
雞米花
(點擊下方文字觀看)
各位爸爸媽媽,感覺今天的內容有用嗎?覺得不錯,順手點個“好看”再走嘛,么么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