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打造綜合育兒公眾號
國家高級營養師、育嬰師
宛寧 領銜打造
文 | 大秘秘
昨天,是小暑節氣
意味著盛夏已到
小暑過,每日熱三分
今年小暑在初伏前
空氣濕度逐漸加大
天氣由干熱轉為悶熱
桑拿天要到了
媽媽們準備好了嗎?
想讓寶寶順利度過三伏
可以戳鏈接了解
要食譜嗎?娃放假不用煩惱每天吃什么,還營養花樣多省心省事兒那種
炎炎夏日
在持續高溫下
生性好動
體溫調節能力又比較差的寶寶
非常容易中暑
而中暑可能會引起寶寶發熱
雖然現在大部分寶寶能享受到空調
但是在戶外活動或者室內
稍不注意還是有中暑的可能
而中暑也會發熱這個特點
容易讓家長和感冒發熱混淆
今天我們就分享一些
關于中暑的內容
▽▽▽
▲除了在高溫環境中工作的勞動者,中暑特別偏愛年老體弱者、肥胖者、嬰幼兒及兒童、孕產婦,原因就在于這些人群的共同點是代謝機能不好,或者容易被過度護理。
▲中暑是指在高溫、高濕和通風茶環境下,導致人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引起的急性中樞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功能障礙。沒有人在冬天“中暑”就是缺少了前提條件—高溫、高濕。因為在高溫、高濕、通風差的環境中,人體會出現散熱慢、汗液流失過多,從而導致體內熱量累積,調節功能異常也就出現了中暑。
▲中暑根據癥狀由輕到重依次分為:熱痙攣、熱衰竭、熱射病。熱痙攣癥狀最輕,熱射病最重。
熱痙攣中暑會出現乏力、大汗、口渴、頭痛、頭暈、眼花、耳鳴、惡心、胸悶等癥狀。
熱衰竭中暑除了有熱痙攣中暑表現外,還會有面色潮紅、皮膚灼熱、體溫升高至38℃以上,也可伴有惡心、嘔吐后面色蒼白、心跳加速等。
熱射病中暑除熱衰竭中暑表現外,還增加了痙攣、腹痛、高熱昏厥、昏迷、虛脫或休克,嚴重的會引起死亡。
這里我們提醒爸爸媽媽注意,中暑并不一定只出現在戶外,戶外高溫、高濕、太陽輻射強烈容易引起熱射病,室內如果通風差、高溫高濕環境,也容易出現熱痙攣和熱衰竭。
萬一中暑了怎么護理呢?
1、移動通風:馬上把中暑者平移到至陰涼、通風的環境中,脫去衣、褲開始進行皮膚散熱和利于呼吸。同時墊高頭和胸部,保證空氣流通預防缺氧。
2、敷擦恢復:可用常溫濕毛巾敷頭部,同時用常溫濕毛巾擦拭腋下、大腿內側處、手臂和小腿,從而進行增加皮膚面積的散熱降溫。需要注意的是寶寶不推薦用冰塊冷敷頭部或冷水沖洗身體,避免造成的頭部和心臟驟然受冷后的刺激。
3、促進代謝:適當按摩寶寶四肢皮膚,使皮膚血管擴張,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散熱。同時,抬高小腿10-20厘米,利于下肢末端血液代謝。
4、切勿牛飲:中暑前因為在大量出汗會帶走體內的鈉離子和其他礦物質,這就造成體內部電解質的失衡,如果這時候飲用大量的水,就會進一步降低電解質的有效濃度和增加心臟及腎臟的代謝負擔從而使中暑加重。所以遇到中暑時要選用淡鹽水(稀釋補液鹽)以少量多次的方式飲用,來補充和平衡體內流失的電解質及水。
5、及時送醫:在預處理好緊急情況過程中,同時與醫院聯系,及時到醫院做進步一步的檢查。
1、保證充足的睡眠:寶寶睡眠不足時,會出現身體的內循環基礎代謝紊亂,控制自己身體的能力下降,臟器的代謝出現異常,因此充足的睡眠十分重要。
有的媽媽說我家孩子是“睡渣”,入睡困難,睡不安穩。寶寶睡覺翻個身,睡熱了踢個被,這種問題都是在睡眠中出現的自我調節。只要寶寶全天的睡眠時長在正常范圍內,媽媽們不要過于糾結——寶寶有精力睡不著,玩累了精力消耗掉了自然睡眠恢復了。不過需要媽媽們注意的是,中午最熱的時候盡量帶著寶寶打個盹恢復體能,這樣哪怕是上午運動量過大也不怕體能消耗過多下午沒精神。
還有的媽媽說,如果吃飯的時候寶寶要睡覺怎么辦呢?我們建議讓寶寶先睡后吃,千萬不要逼著娃必須先把飯吃了再去睡覺,結果寶寶吃也沒吃好,睡又睡不著,得不償失喲。
2、保證營養,避免營養不良
夏天寶寶出汗多基礎代謝也快,需要足夠的能量來維持身體的消耗。同時因為汗液流失代謝,礦物質和維生素需求也明顯增加。有的媽媽說“我要給娃吃點好的是不是就有體能了?”未必喲。夏季天氣炎熱,皮膚內的血管會擴張,供應胃腸的血液相對減少,造成消化功能減退,食欲降低。再加上夏季出汗多,隨汗液排出大量的水分和鹽分,體內缺乏鹽分時,胃酸的分泌就會減少,這些都會導致寶寶夏季食欲下降。而媽媽們常說的“吃點兒好的”一般都是魚、肉、雞蛋、海鮮,寶寶沒食欲,硬逼著吃,或者讓寶寶放飛自我,想吃什么吃什么,能吃多少吃多少,不考慮蔬菜搭配,多種烹飪方式組合,今年40天的三伏天結束,寶寶的營養就很難保證。因此,夏季飲食要做相應的調整,避免寶寶出現營養不良。
3、培養飲水習慣
多喝水、多喝水、多喝水!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多喝水是很多醫生給出的基礎建議,預防中暑也不例外。夏季高溫導致寶寶身體水分流失多,而寶寶的體內含水量又比成人高,所以更需要保證水在體內的平衡。
什么時候喝水呢?睡醒喝幾口、奶后喝幾口、外出出汗喝、運動后呼吸平穩喝、洗澡游泳后喝、兩餐之間喝,這幾個節點要讓寶寶養成飲水習慣喲。
如果寶寶不愛喝水怎么辦?我們提供9款茶品,花茶果茶讓寶寶愛上喝水。——學會這9款花果茶,讓寶寶清涼一夏。
4、外出避開高溫時段
媽媽們要注意,12點至15點左右陽光最為充足,盡量不要在這個時間段內讓寶寶在戶外大量運動。可以選擇上午10點前,下午4點后給寶寶安排戶外活動時間。
出門要做好防曬工作,例如戴太陽鏡、遮陽帽或使用遮陽傘,身體裸露在外要擦防曬霜或者使用快干材質的冰袖。
5、降溫工具必不可少
去年三伏鞍山最高氣溫是40度,簡直是命都是空調給的。前幾天我們推送了一篇關于使用空調的文章——有一種冷,叫媽媽擔心感冒不敢開空調,結果留言真是五花八門,說開空調容易得“空調病”的,擔心吹空調感冒發燒的,也有說爺爺奶奶看著氣溫三十幾度就是不讓開空調的,無論怎么擔心焦慮,難道看著寶寶一身痱子,一身濕疹,煩躁不安,甚至睡不好、吃不好,在家里中暑就對了?我們強烈建議空調該用就用,風扇該吹就吹,方法用對就好了。
▲夏季寶寶感冒雖然也有大汗、口渴、頭痛、頭暈、面色潮紅、皮膚灼熱、體溫升高至38℃以上、心跳加速,甚至是痙攣、腹痛、高熱昏厥等這些看起來很像中暑的癥狀,但是感冒發熱和中暑還是有差異的,媽媽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判斷:
常見的感冒發燒分為普通感冒(簡稱:感冒)發燒和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發燒。感冒的癥狀主要是打噴嚏,流鼻涕、鼻塞,伴隨著發熱癥狀,而流感的癥狀最常見的是發熱,此外還會出現咽喉疼痛、頭疼、咳嗽、肌肉疼痛或全身酸痛、疲乏無力等,
先兆中暑則是在高溫環境下,出現口渴、多汗、頭暈、頭疼、注意力不集中等,體溫正常或稍高。以上這些癥狀加重,出現面色潮紅或蒼白、煩躁不安或表情淡漠、惡心嘔吐、大汗淋漓、皮膚濕冷、脈搏細速、血壓偏低、心率加快,體溫輕度升高,則是輕癥中暑。
了解這些,就能分清寶寶是感冒還是中暑了。
對于小寶寶來說,預防感冒或者中暑很重要,但是我們建議的是,爸爸媽媽更要警惕寶寶脫水。
夏天在高溫和高濕環境下會造成寶寶毛細血管擴張,寶寶新陳代謝又比大人快,皮膚大量出汗,呼吸運動散發的水分也增加,所以寶寶可能出現哭聲嘶啞、煩躁不安,皮膚干燥,嘴唇干裂等等脫水現象。
輕度脫水癥狀
1.超過6-8小時沒有尿,或尿得很少
2.尿液有類似氨水的氣味,顏色為琥珀色或更深
3.昏昏欲睡或叫不醒
4.嘴巴發干、嘴唇干裂
5.哭時沒有眼淚
中度脫水癥狀
1.心跳或脈搏加快
2.手腳冰涼,皮膚干燥
3.神志不清,嗜睡或驚厥
4.過度嘔吐、腹瀉、攝水過少、高熱
5.眼部凹陷或月齡小于18個月的寶寶出現前囟(前額柔軟無骨質的部分)凹陷。
重度脫水癥狀
1.昏迷
2.高溫痙攣
重度脫水時要及時送醫院就診。
當寶寶嘔吐、腹瀉或發熱,運動、高溫高濕等導致大量流汗時,寶寶體內的體液會大量丟失,正常的代謝平衡便會遭到破壞,身體中的各種重要的化學成分如鈣、鉀、鈉、鎂也會隨之丟失,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甚至會導致循環血量的減少,而血液的基礎構成就是由水參與。因為水無法正常代謝,所以導致水分無法進入身體,造成脫水。如果脫水癥狀不能及時得到緩解,寶寶體內的水分、電解質就會失去平衡,并使血液中的重要營養物質大量丟失。
1、如果寶寶的水分攝入量持續減少或越喝越尿的時候,可以考慮使用口服補液鹽溶液,補液鹽溶液中含有寶寶所需的電解質和礦物質,服用后可以幫助機體恢復到平衡狀態,液體可以很快被消化系統吸收,防止脫水的發生,并能及時恢復脫水狀態。
2、輕度或中度脫水的寶寶通過在家細致正確的治療都可以痊愈,重度脫水的寶寶則要住院治療,因為重度脫水可以需要靜脈補充調整,這時寶寶可以通過輸液得到充足體液,改善體內的水液平衡狀態。
1.定時測定寶寶的體溫,觀察寶寶皮膚狀態。
2.觀察寶寶的排大小便情況,定時更換尿布,了解小便的次數,清醒時寶寶至少應在6~8小時內排尿一次,記錄下寶寶喝水、排尿的時間以尿量和便質。
3.讓寶寶養成每天飲水的習慣,盡量固定飲水的時間,保證寶寶的尿量,便量和汗液量可以和飲水達到平衡狀態。
現在我們普遍在家吹空調,出門各種交通工具也有空調,商場飯店有空調,到了夏天,命都是空調給的。中暑,似乎離我們很遠。
但是中暑不常見不代表不會發生,尤其是我們關于使用空調的文章一發出,留言中那么多認為寶寶小不能用空調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著實讓我們為小寶寶們擔心。
希望今天這篇分享的內容對大家有幫助,寶寶們都度過一個涼爽的夏天喲~~
---我們的品牌微課---
用現在守護現在
用未來遇見未來
有溫度、有態度、有深度的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