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summary
這天正在街上走著,突然發現小區附近的商業街,竟然新開了一家澡堂,不自覺地笑了笑:南方的澡堂,也越來越多了。
在北方老家,澡堂是冬天的剛需,也是大家過冬的標配。雖然現在很多人家里都安裝了暖氣,洗手間里配備了“浴霸”等取暖設備,在家里洗澡也不會太冷,不過很多人到了冬天,還是愿意隔三差五去縣城或鎮上的澡堂。去澡堂洗澡,有一個專門的稱呼,叫“洗大澡”。
家鄉的澡堂,有些門臉裝修考究,富麗堂皇,給人以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感覺,連名字都起得很霸氣,而且人家也不叫澡堂,而是叫浴室,什么“地中海浴室”“夢巴黎浴室”等等。這樣的澡堂,往往收費比較貴,里面還配有專門的搓澡工,男賓有男搓澡工,女賓有女搓澡工,搓一次澡要幾十塊錢,別說農村人,即便城里的工薪階層,大多數人也舍不得。
但更多的澡堂,裝修簡單,風格樸素。我見過一些澡堂,甚至連名字都懶得起,就在門口墻上用紅油漆寫兩個字“澡堂”或者是“洗澡”,簡單易懂,只要識字就能明白。
很多年前,我們村二壯,有個親戚發了財,請他去了一次高檔浴室洗澡,回來以后,村里的小伙子都半是羨慕半是調侃地問他,豪華浴室里面到底長啥樣?是不是像有人說的,有女的專門給男的搓澡?
二壯一撇嘴:別聽人家胡說八道,里面就是洗澡的池子干凈一點,水也干凈一點,給人搓澡的都是五六十歲的老頭了,搓一次澡十幾塊錢,如果不是有人請客,我才不去浪費這個錢呢。
大家聽了,羨慕沒有了,反而有些失望。
二壯倒是沒有謙虛,不管叫澡堂還是叫浴室,也不管裝修得豪華還是寒磣,澡堂內部的構造、陳設其實都大同小異。當客人掀開澡堂門口用來阻擋熱氣外溢的厚厚的皮簾子,水汽氤氳,人聲喧嘩,周身開始慢慢變得溫暖,那種熟悉的感覺,讓人迷戀不已。
澡堂分為男賓區,女賓區,往往一左一右,然后又分為淋浴區和泡澡區。淋浴區就是一排水龍頭,大家站在水龍頭下面沖澡、洗浴;泡澡區,則是一個寬大的浴池,大家都在里面泡著,等把身上泡透了,再花錢請人搓澡,或者是同伴互相搓澡。
豪華浴室和大眾澡堂,如果一定要說有區別的話,那就是豪華浴室往往配有專門的搓澡工幫客人搓澡,搓一次收費十幾塊到幾十塊不等。收費低廉的大眾澡堂,是很少有搓澡工的,都是相約一起去洗澡的互相搓。
最有意思的,是那些單獨去洗澡的人,沒有同伴,又想搓澡,怎么辦?那就找同樣也是自己去洗澡的陌生人互相搓,你幫我搓,我幫你搓,大家一邊搓,一邊聊天,搓完了,說不定也成了朋友了。
澡堂是一個很奇怪的存在,別看大家平時西裝革履、人五人六,一進了澡堂子,當著陌生人的面寬衣解帶,然后個個都是赤身裸體、坦誠相見,卻絲毫不覺得有什么不妥。進了澡堂的人,沒有人會去在乎什么面子、尊嚴、羞恥,只想舒舒服服洗個澡。難怪有人說:澡堂才是人與人最平等的地方。
關于這個話題,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由濮存昕、姜武、朱旭等著名演員主演的電影《洗澡》,有著生動的演繹。
一些比較愛干凈的人,進了澡堂以后只選擇淋浴,拒絕泡澡。在他們看來,偌大一個浴池,你也去泡,我也去泡,水一定很臟,說不定還會傳染皮膚病。不過在更多人看來,進澡堂的靈魂就在于泡澡,如果不泡澡,干嗎還進去澡堂子呢,在家里洗洗不就行了?
我每次去澡堂,不管最后搓不搓澡,但都要好好泡一泡,如果不泡澡,感覺就像沒洗澡一樣。再說了,還從來沒聽說誰去澡堂子洗澡感染了皮膚病的。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即便是農村家庭,也有了專門的洗手間,安裝了太陽能熱水器,可以每天都舒舒服服洗個澡。不過澡堂并沒有消失,非但沒有消失,還從北方慢慢蔓延到了南方。
在老家,每到快過年的時候,男女老少,都有到縣城或鎮上的澡堂“洗大澡”的習慣。帶上換洗的干凈衣服,香皂、沐浴露,開車的,騎車的,坐拖拉機的,成群結隊奔到澡堂里,說說笑笑,互相搓澡,從頭到腳都洗個干凈,洗個徹底。當走出澡堂的那一刻,頓時覺得渾身通泰,也渾身輕松,不但身體上,連精神上都為之一振。
以這樣的精神狀態迎接新的一年,讓人對未來充滿了期待,也充滿了希望。這大概就是現在仍舊有那么多人迷戀澡堂,離不開澡堂的原因吧。
作者簡介:
苑廣闊,上世紀70年代末生人,山東人在廣西,大學畢業,做過雜志編輯,當過機關秘書,現已職業寫作十五載,還請多多指教!
NEW TERM
《百姓文社》《作家文學》《散文雜志社》 紙刊選稿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