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舞臺的夢想 從這里起航
點擊題目下方藍字關注分享鸚鵡咖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勃拉姆斯第一鋼琴三重奏,共4個樂章(分享的音頻是第一樂章),這首作品我們魅藝三重奏已經排練了一段時間了,盡管作品非常熟悉了,但每次排練、演奏和練琴時都會再一次被感動。
不同于傳統三重奏中鋼琴無法撼動的核心位置,勃拉姆斯的弦樂有著強烈的情感張力,第一樂章從大提琴的第一句旋律,內心就已經被震撼,熱情、真摯、充滿愛意如此透射里強大的樂句實在罕見,接著小提琴的加入就仿佛是作曲家內心所勾勒的愛人形象浮現在面前,兩者融合在同一個維度,緊密不可分割。接著鋼琴在三連音動作中開始預謀將兩者分離,接著第二段的旋律優美而蕩漾著,如果看著樂譜你就會發現竟然如此神奇,同樣又到了三連音段落再次被分離,此時呈示部再現。聽得最多的就是王健、杜梅和皮爾斯的版本,這可能是王健所有演奏作品中最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演繹了,他的右手將每個音的發音都做了充分的準備,音色連貫語氣自然,太適合勃拉姆斯的作品了!在和杜梅的結合中也天衣無縫,東西方兩位男士在琴弦上交流將對愛的不同的理解融入其中。
在發展部中鋼琴在大量的三連音中不斷干擾弦樂,終于在鋼琴演奏旋律時令兩者糾結,在期盼和大大的問號中,第一樂章結束。
再聊聊第三樂章,這首作品的第三樂章是我聽過的最富哲理性的慢樂章之一,可能是僅次于貝多芬“鬼魂”三重奏慢樂章的鐘愛之作。寂靜、空蕩蕩,在星空下,世界仿佛只有你我,復調的旋律線寫得讓人窒息,鋼琴的和弦有些令心里難受,大提琴的獨奏句打破了寂靜,但含蓄的語言顯然在表達上讓人不明確,接著又是安靜無比,嘆息與熱烈并存,大提琴的持續音在下一段落中持續,直到影響了小提琴后,再現。再現中鋼琴無比飄逸,像夜空中的螢火蟲。
約翰內斯·勃拉姆斯是浪漫主義中期德國作曲家。生于漢堡,逝于維也納。他的大部分創作時期是在維也納度過的,是維也納的音樂領袖人物。一些評論家將其與巴赫、貝多芬排列在一起稱為“三B”。他對標題音樂與華格納的樂劇形式不認同,而是走純粹音樂路線。勃拉姆斯的室內樂,是貝多芬之后的所有19世紀的作曲家當中最為豐富的,他創作的弦樂(管樂)與鋼琴奏鳴曲,鋼琴三重奏,弦樂四重奏、五重奏和六重奏等的室內樂共24首,感情豐富,高雅精致,是其作品中最具浪漫主義魅力的,最溫柔,親切,懷舊,深刻的組成部分。
這首B大調第一鋼琴三重奏于1854年早期完成,是勃拉姆斯發表的第一首室內樂作品。大約三十四年之后,勃拉姆斯的出版商請他修訂部分早期作品,其中包括這首三重奏。勃拉姆斯允許作品的兩個版本同時存在,甚至建議同時推銷兩個版本?,F在經常演出和錄音的是修訂版。
今天選擇的這個版本是深受好評的室內樂最佳搭檔——皮雷斯、杜梅、王建演奏版,出自《Brahms: Piano Trios Nos. 1 & 2》(又名: 勃拉姆斯:第一號和二號鋼琴三重奏),這個版本被很多人稱為“神品Op.8”,DG公司出這張唱片的時候關注的人相當多,據說這張唱片是自50年代以來DG唱片公司頭一次錄制的三重奏作品,而且王健當時作為大提琴新秀是中國第一個在唱片巨頭DG公司出片的獨奏家。
皮雷斯:葡萄牙女鋼琴家,4歲首次登臺,6歲舉行獨奏會,被稱為神童,9歲參加里斯本國際鋼琴比賽獲第一名,16歲在里斯本音樂學院畢業后在柏林參加國際青年鋼琴比賽獲第二名,同年在李斯特鋼琴比賽獲第一名。隨后到慕尼黑留學,師從恩格爾繼續深造,1970年紀念貝多芬誕生200周年,在布魯塞爾舉辦的貝多芬鋼琴比賽獲第一名,從而受到矚目。皮雷斯的演奏,音色極美,又善于在節奏與分句處理上表現出細微的變化,其演奏的莫扎特、肖邦,都極具魅力。
王健:出生于一個音樂家庭,四歲起隨父王樹棠學習大提琴,九歲時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小,兩年后與上海交響樂團合作公演了圣-桑的大提琴協奏曲。十歲時,美國著名小提琴家斯特恩訪華,將王健的演奏攝入了名為《從毛澤東到莫扎特:艾薩克·斯特恩在中國》的大型新聞記錄片,該片后來獲奧斯卡金像獎,在全世界廣為放映,隨著該片的廣泛傳播,世界上廣大的音樂愛好者便認識了王健。十三歲時,他作為"上海音樂小組"的獨奏演員首次赴美國五個州巡回演奏五十多場音樂會,獲得很高評價和熱烈反響。1987年2月,他首次在紐約卡內基威爾廳和以色列耶路撒冷音樂中心舉行了獨奏會,得到強烈反響和高度評價。從此開始,他便逐漸開始了世界性的音樂會活動,并取得成功。1989年美國的《美國音樂》雜志評選他為"杰出青年音樂藝術家"。
奧古斯汀·杜梅:法國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出生于音樂世家。1979年一次偶然機會,指揮大師赫伯特·馮卡拉揚聽到了杜梅的演奏,十分賞識他的琴藝,便立即邀請他作為客座藝術家參加在巴黎舉行的一場音樂會,演出大獲成功,杜梅贏得了全世界的承認。不久后,杜梅又應邀與科林·戴維斯指揮的柏林愛樂樂團合作演出巴托克第二小提琴協奏曲,博得公眾和評論家的贊揚。此后杜梅逐漸成為世界樂壇炙手可熱的小提琴獨奏家,成為世界各大樂團的座上賓。
勃拉姆斯第一鋼琴三重奏的旋律非常樸實優美、內涵豐富,可以形容為“彩虹飛架、彩蝶飛舞、夜鶯歌唱”。鋼琴、小提琴和大提琴之間的對話悠閑動人,每次聆聽都會被深深的感動。真正一部好的作品需要反復細心去品味的,聽得越多,越能品出個中滋味,只要你用心嘗試,便會欲罷不能~
作者:張博
上海音樂學院碩士,巴洛克音樂研究所副所長,杭州弦樂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杭州室內樂藝術中心及樂感教育中心音樂藝術總監,中國西方音樂學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