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害怕你迷失了自己
張建云
有個朋友,叫許由,與他是忘年交了。我今年40幾歲,他今年4000多歲。
堯帝時期,準備退位。聽說民間有個叫許由的隱士,既賢德,又誠懇,還深得民意,且文治武功。堯便將帝位準備禪讓給他,請許由代他治理天下。許由一聽就急了,如同堯在罵他八輩祖宗一樣。說完了,我的耳朵被你污染了。急速跑到穎水河邊,就是現在河南登封一代,清洗耳朵。
有人不解,這么不是喜從天降嗎,咋還跑呢?那時間就這風氣,所謂的有道之人都不愿當官,不像現在,哭著喊著,請著送著,死活要為人民服務,最后因為人民不滿意,把其斬于馬下。
舜也受過拒絕的尷尬,把讓天下給一個叫子州支伯的人。子州支伯說,我正患有很深很頑固的病癥,正打算認真治一治,沒有多余時間來治理天下。
天下算什么,有我的命重要嗎?太帥了。
舜再把天下讓給他的一個農民朋友,這朋友帶著媳婦收拾家庭細軟,跟塘沽爆炸回家取貴重物品一樣,兩口子背的背、扛的扛,帶著子女逃到海上的荒島,終身不再返回。
真不像話,把天下當什么了!
許由洗耳時,碰見一高人,叫巢(Cháo)父,正牽著牛犢飲水。
巢父問,老許干嘛呢?
許由便將帝堯要自己擔當天下的苦訴說一番,可能是想得到巢父的同情或寬慰幾句。哪料,巢父聽了,不僅沒有同情他,還不屑地說,活該!誰讓你得瑟。假如你一直住在深山高崖,誰能看見你?帝堯肯定也找不到你。你到處游蕩,換取名聲,現在卻來洗耳朵,別故作清高了!說罷,牽牛便走,頭也不回。
許由納悶,怎么不讓牛喝水了?
巢父說,我怕你洗過耳朵的水臟了我這牛犢的嘴,我趕緊把牛牽到你的上游飲水。
這故事出自《莊子》,只能講到這里了。知道莊子先生用意,想說政治黑暗、骯臟無比,就崇尚許由,后來便誕生一光榮稱號,叫“洗耳翁”,表示超脫塵俗、不問世事,以接觸塵俗的東西為恥辱,心性曠達于物外。
有些奇怪,那叫巢父的人把牛牽到許由上游,如果上游的的上游有人洗腳,豈不更臟?
總覺得莊子沒把這人物塑造好。自己在《莊子·逍遙游》里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意思是,圣人不在乎名譽,神人不在乎建不建立功業,至人則忘掉了自己。那許由不也是個世外高人嗎?不然堯帝怎么把天下給他!
莊子又推出一個人物,叫宋榮子,說這人達圣人境界,看淡了名譽,忘我而存。寵辱不驚,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靜觀天上云卷云舒。他能做到“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啥意思?
滿世界都夸你,發了微信所有人都給你點贊,如郭德綱在臺上,女粉絲追上臺來狂吻,太招人愛了。那么,也不以為然。依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老婆孩子熱炕頭,三四畝地一頭牛的過日子。如果,全天下都罵你、恨你、怨你、詛咒你,依然堅持自己的理想,永不動搖,穩如泰山,相信冰山會融化,真經可取回。這是神,真神。
有點像我所尊敬的高僧,他說,竹影在臺階上掠過,可地上的塵土并沒有飛動;月輪越過池水,可水面上卻沒留下痕跡。也像我所向往的大儒,說不論水流如何急湍,只要心情寧靜,就聽不到水聲;花瓣雖然紛紛謝落,只要心情悠閑就不會受到干擾。
若,我那4000多歲的老朋友許由,能“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就沒必要去洗耳了。
古代傳說如微信說“丟孩子”一樣,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雖然做不到宋榮子這男神一般的水平,咱這屌絲也別太差了。最起碼,好話、壞話、好人、壞人別記掛心里,過去就過去。
若本事再大點,我們就學會裝。不是裝A、B、C,這回不讓你選。學一下《論語》里孔子描述的人物——寧武子,春秋時期衛國的大夫。孔子說,寧武子這人,國家太平時,就聰明,國家混亂時,就裝做愚笨。他的聰明可以趕得上,他的愚笨別人趕不上。
對,裝傻。
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過日子,別太牽掛。那些好的,壞的,智的,蠢的,美麗的,丑陋的,真誠的,虛偽的,夸獎的,詆毀的,能忘掉的就忘掉,不能忘掉也忘掉。因為,是負擔。輕裝趕路,輕松生活。別讓自己太高尚,也別把自己弄得過于卑賤。
【原文】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出處】
《中庸》
【大意】
孔子說:君子中庸,小人違背中庸。君于之所以中庸,是因為君子隨時做到適中,無過無不及;小人之所以違背中庸,是因為小人肆無忌憚,專走極端。
【用途】
過一個不迷失自己的生活,唯有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