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有時脾氣不好,在電話中一陣批評,如機槍掃射,還想再解釋,她把電話掛了。想她掛掉電話那刻,定是解氣、痛快,嘴里喃喃自語、憤憤不平。
掛就掛吧,自己媽,又不是別人媽。
起初任憑她掛,后來覺得年齡大了,情緒激動影響身體。跟他談了一次,她說是嗎?沒感覺呀!下次不這樣了。她改得倒快。
有次通話,媽說你先掛,我說您先掛,她說還是你先掛,免得你批評我。我說哪有兒子掛媽的道理,還是你掛吧。
有個前輩常回憶父親在世情景,自己明明帶著鑰匙也不開門,一定要敲門喊爸,說是幸福。由此珍惜,不是還有媽嗎?待沒媽時誰掛念你呀!
妻子有時心情不好也會掛我電話,但與媽不同,而是通話即將結束,以爆發、命令似的口氣說掛吧!然后率先掛機。我是沒有她快的,電話中嘟嘟忙音伴我。
實際,被誰掛都不如掛別人舒服。身邊的兩個女人歷練和教育了我,與朋友、同事和領導通話,總是等對方先掛,覺得這樣會讓別人舒服。
那次。
年近90歲的王洪慶老師打來電話,交流后,他說你先掛。我稍有停頓,立刻感動。給人寬容,讓人方便,令人喜悅,這是他長壽秘訣嗎?
又次。
友人來電,談興正濃時斷掉了。再次打進來,說是剛過涵洞,信號不好。我說是我信號不好,一般通話斷掉都是我不好。他笑。我也笑。
有人說我虛偽,明明是對方手機問題,偏要把責任拉倒自己身上。我說虛偽就虛偽,誰的信號差誰心里明白,我可不像有的人,說你這破手機趕緊換個新的吧!言外之意,就你一人手機好唄!
一個通話,一次聊天,還追什么責任。有歡笑,有快樂比啥都強。再說了,學習雷鋒好榜樣,做完好事不留名,咱從小就接受這教育。
曾經。
打電話給別人,滿懷期待聽悅耳彩鈴,突然傳來“您撥叫的電話正在通話”的聲音。是對方掛掉了。心里生出些許不悅,疙疙瘩瘩。
后來。
自己忙碌或開會時,不方便接聽就靜音,讓鈴聲自動終止。如此,會給對方“沒帶電話或未見來電”感覺,比生硬掛掉溫柔幾許。有必要的電話當然要回,一定按照次序和時間回。誰先打的先回誰。
前幾年。
下課后見三四個電話未接,無選擇地回過去,是一領導。交代完事,領導玩笑說,別掛電話,有人找你。是領導副手,說給我打了半天電話也不回,領導剛一打你就回了。看來還是領導重呀!
因為無心,讓副領導吃醋。無知者有罪!
常接到推銷電話,賣房、貸款、成功學皆而有之。剛開始對方很有禮貌,你若拒絕他便無情掛掉電話,連謝謝、再見都不說。一次,竟聽到一女孩在掛電話之前狠狠罵了句街。
不用尷尬,無須憤怒。一天打上百個電話,都是拒絕,我也罵街。
別用文明、誠信、善惡和信仰說電話的事。彼此寬容,才能歡天喜地;互相理解,才可源遠流長。
【原文】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出處】
《道德經》四十九章
【大意】
對于善良的人,我善待于他;對于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這樣就可以得到善良了,從而使人人向善。對于守信的人,我信任他;對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這樣可以得到誠信了,從而使人人守信。
【用途】
善,只要開始,永遠不晚。
張建云 推薦 微閱讀:wei-yue-du
張建云 微信:xiangzhiyun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