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頻、尿急、起夜多,絕不是啥好現象。有些人,尤其一些老年人一到冬天一夜少則三五次,多了七八次的也有,麻煩不說,還特容易感冒,晚上睡不好,白天沒精神。
有人會說,那天冷了,人不怎么運動,平時喝水又多,那尿多尿頻不是很正常嗎?醫生想說,正常情況下,一個人白天4-6次,夜間不超兩次才算正常,那超過了,就要注意了,一定是其他方面有問題了。怎么理解呢,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講。
中醫上,腎主水,能調控尿液生成、排泄,且與膀胱相表里,膀胱要靠腎陽的溫養才能氣化水液,約束尿液的運行,如果一個人的腎陽不足,不能及時氣化水液通過體表排出,同時腎氣不固,膀胱就無法很好約束尿液了,這個時候就會導致夜尿多的問題出現。尤其到了晚上,陰盛陽弱,陽氣更加不足,尿多就會更加明顯。
《內經》中有說,我們喝進去的水,到了胃里以后,通常要經過脾的運化,以及肺的肅降去滋潤全身,然后用不完的就會被輸送到腎和膀胱里,經過氣化之后排出體外。怎么理解呢,就是尿急尿頻這些事都與脾肺腎關系很大。中醫上常見大概四種情況,可對癥調理,能幫一個是一個。
肺脾氣虛,這種情況的患者,不僅尿頻,尿清長,嚴重的時候還會遺尿,甚至失禁的情況發生,這種就是肺脾氣虛了,同時人呢還會出現神疲乏力、頭眩氣短、不想吃飯,大便稀溏,看舌象,舌淡苔白,診脈細弱。調理上就應該溫肺健脾為主,可參考溫肺健脾湯加減調理。
腎陰虧虛,這種情況的患者,不但尿頻,尿液短黃,同時身體上還會出現虛熱,眩暈耳鳴、咽干口燥、煩熱、盜汗、失眠,大便硬結等癥狀,這種就要滋陰清熱為主,可參考清火滋陰湯加減調理。
腎氣不固,這種情況的患者,尿頻清長,尤其夜尿頻繁,多是以腎陽虛,通常會伴有畏寒肢冷、腰膝無力的癥狀。這種就要溫腎縮尿,可參考溫腎縮泉湯加減調理。
膀胱濕熱,這種情況的患者,不但尿頻次數多,同時還會尿急、尿痛、尿道灼熱感等這些癥狀,這些都是濕熱的表現,同時患者還會出現口干、大便秘結,發熱惡寒的情況。這個時候就要宜清熱利濕,可參考二妙散加減調理。
不管那種情況的患者,日常生活中呢,還有很多食療的辦法,比如說板栗,芡實,核桃,蓮子等,蔬菜呢可以多吃些油菜、菠菜、洋蔥、山藥、香菇這類,同時注意保暖,避免熬夜等也能起到一定效果。
分享僅供參考,如有疑問,請到線下正規醫院就醫,中醫講辨證,不要擅自對癥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