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新舊能源交替的“迂回路線”

緊隨賈躍亭之后,董小姐也攜萬達、京東、中集等資本沖入新能源的陣地,可消息剛出就引得吃瓜群眾一片嘲諷:“非主流、新能源?看你董明珠怎么打好這張爛牌”。

也難怪,雖然新能源近些年搞得轟轟烈烈,可謂是賺足了眼球和資本。

一邊是政府“欽點”、補貼托底大唱贊歌,一邊是企業大佬巨資押注蜂擁而入;一邊是生物質燃料沼氣“上山下鄉”,一邊是新能源汽車“造樁運動”走街串巷。大型風電項目拔地而起,光伏發電遍地開花,地熱能概念股逆市大漲,新能源“玩嗨了”!新增裝機量、在建核電機組數、累積裝機容量……全球“第一”拿到手軟。

但各種“第一”的疊加卻澆鑄出沉重的獎杯,如今新能源更多的是“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2016年,全國風電累計并網裝機容量僅占全部發電裝機容量的9%;清潔電力每年浪費1300億度,相當于1.6個三峽工程被閑置。受熱捧的新能源轉眼成了“虧本”的買賣,華銳風電巨虧,漢能光伏“最慘”,寶騰生物艱難。

為此,全國棄風電量高達497億千瓦時,部分地區棄風率超40%(甘肅棄風率為43%);西北五省棄光電量達70.42億千瓦時,棄光率合計為19.81%。

以致“核電是希望還是災難?”,“光伏產業,也許一直都是一場騙局”,各種質疑聲鋪天蓋地。資本也落荒而逃,臺積電徹底退出太陽能,大唐集團叫賣“風電”資產,江西賽維強裁重整、再次刷新光伏行業風險的新高度。

新能源還有無未來?

首先,新能源消納問題表面看是因為能源供需的逆向分布,不僅煤炭、石油在資源上“西富東貧、北多南少”,需求則恰恰相反,新能源如風能、太陽能同樣如此:80%以上的風能資源分布在“三北”地區,太陽能資源也是“高原大于平原、西部大于東部”,而75%以上的能源需求集中在東部、中部地區。

因此,多數專家將棄風棄光歸結于電網建設不到位,比如區域電網結構限制、外送通道建設滯后等導致富裕的風能和太陽能送不出去。

但即便這張網到位,且不說風能、太陽能作為間歇性能源,需要穩定的接入技術,及再生能源優先調度的運行機制,單電力的地方保護等行政壁壘就將讓新能源尚未接入就已被拒之門外。

尤其十二五期間西北地區的順差缺口急劇放大,其中甘肅電源裝機是最大負荷的2.6倍,新疆則高達3.5倍,風能、太陽能輸出是必然,可問題是就連東部有些地區都出現火電或新能源過剩,自身都難以消化又如何“舍近求遠”,也只能任由西部棄風棄光了。

只不過,在中央將火電項目審批權下放之后,地方僅僅站在自身經濟發展角度考量,似乎又為火電“火上澆油”!

畢竟,煤炭火電等行業一去產能,地方GDP下降不說,財稅、就業等問題紛沓而來,比如煤炭大省山西就看中了火電的高利潤準備以煤電聯營救煤企,于是中央要求優先發展新能源,但到了地方為了保增長、保就業就變成了優先保障火電。

其實早在2005年中國頒布《可再生能源法》,就要求電網企業優先全額收購可再生能源發電,為此還專門設立再生能源基金,補貼規模已上調至每千瓦時1.9分。在如此大的補貼力度之下,新能源發展確實進入了快車道,其中還出現不少騙補者“渾水摸魚”。

但新能源“成也補貼、敗也補貼”,經濟向好時風能、太陽能熱火朝天或為火電“加磚添瓦”,一旦經濟下滑,電力需求下降,兩者就為市場份額打得不可開交,而風電、太陽能明顯成了被地方擱置的犧牲品。

據新華網報道

2015年甘肅先后下發通知要求新能源企業直接參與電力交易,致使風電等通過賤賣等方式換取上網權利,甚至火電企業通過“直供電”大幅擠占電力通道,致使風電虧損加劇;

云南則直接要求“風電火電清潔能源置換交易”,提出風電企業將計費標準的六成補償火電,照此計算火電企業將無償得到3.8億元,相當于15個5萬千瓦風電場一年的收益利潤;

新疆甚至干脆下令冬季不參與直供電交易的風電場光伏電站全部停止發電,這明顯與國家鼓勵新能源政策背道而馳。

畢竟,可再生能源體量太小,相比火電自然是“胳膊擰不過大腿”,地方選擇保障火電也屬情有可原。可問題是《可再生能源法》的保障最后得利的竟然是火電!甚至某些地方即便保不住火電發電量,也盡可能保住火電企業的利益,這讓新能源企業情何以堪?

風能、太陽能等如火如荼起因政策,而今被擱置也因政策,行政化的舉棋不定背后,一是工業經濟的萎縮,用電需求下滑,發電側產能過剩,卻剎不住火電、新能源的一哄而上,導致政策只能“兩害取其輕”。二是新舊能源替代動力不足,且不說地方割據、電網壟斷等,單是油價暴跌就讓社會發展新能源的意愿薄弱,新舊能源又如何能在市場機制下自然替代?

更進一步看,當前擱置風能、太陽能看似為無奈保火電的“應急之措”,背后實則也是新能源布局的結構調整——中國開始“押注”核電。

截至2016年12月31日,我國已投入商業運行的核電機組共35臺,其中2015年、2016年分別投運6臺、7臺核電機組,未來5年至少開建37臺核電機組。

畢竟核電基建拉動效應大,不僅可以作為穩增長工具,而且伴隨“華龍一號”自主三代核電技術的走出去,單一帶一路國家計劃新建77座核電機組就可以賺得盆滿缽滿。

只不過,一旦未來中國沿海遍布核電,豎起一個個“定時炸彈”不說,更將結出環境生態污染的苦果,日本核泄漏已是前車之鑒,這也是為何內陸核電始終不批的根由。

不過從長期看,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火電是大勢所趨。

一方面,新能源的補貼經濟終將逐步退出。

誠然,任何行業早期都需政府扶持,歐美新能源也曾靠補貼才能有如此發展,但長遠看,補貼也只是“杯水車薪”,政府終有一天放手,德國就在2015年新增綠色電量創紀錄(32TWh占比總發電量33%)后決定減緩增速,并將于2017年施行競拍模式。

當前即便中國仍深陷補貼的飲鴆止渴中,也無法抵擋綠證交易帶來的再生能源貨幣化,這恰恰意味著,可再生能源發電將逐漸去補貼化,實行平價上網,而所謂的綠色價值補償未來反將由市場來兌現。

另一方面,不管是風能、太陽能所謂補貼引發的虛假繁榮,還是火電保增長、保就業的力挽狂瀾,未來新舊能源都擋不住“勢”的威力,或將隨行就市“去產能”。

因為當前即便犧牲新能源也未必能保住GDP和就業,問題更在于為穩增長競相上馬火電,無疑又將引發新一輪過剩,未來一旦大量火電低功率運行,資源浪費不說,環境污染也將變本加厲。這就不難預見,此輪火電逆勢終將在加劇電力過剩中迎來更殘酷的市場報復,行業洗牌在所難免。

由此,新舊能源的交替也只能在問題倒逼、政策被修理中“進二退一”迂回前行了。

(本文為福卡智庫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若轉載請聯系后臺并標明出處)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新能源搞了這么久,為什么缺電更嚴重?
七大新興產業個股處在爆發前夜(名單)-股票頻道-金融界3
退出核電以后怎么辦?
低碳經濟中—新能源領域概述
能源
德國何以告別核電?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茂名市| 乌兰县| 齐齐哈尔市| 剑阁县| 金平| 芦山县| 伊宁市| 固镇县| 清涧县| 伽师县| 安庆市| 彩票| 隆昌县| 朝阳县| 清新县| 锦州市| 开化县| 黎川县| 彩票| 定结县| 达州市| 定日县| 晋城| 元氏县| 定西市| 雅江县| 扶沟县| 施秉县| 大邑县| 梨树县| 珠海市| 桦甸市| 铜梁县| 会东县| 莲花县| 玉门市| 梨树县| 黎平县| 玉龙| 黑河市| 勐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