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的品種很多,有柑,橘,柚,檸檬等等,在我國已經有4000多年的種植歷史了。而不同的柑橘品種,對環境氣候,土壤的要求也有著很大的差異。果農們在在選擇種植某一個品種柑橘的時候,不僅要考慮柑橘苗木的品質,還要注意柑橘苗的種植要求。有些柑橘的適應性比較強,而有些柑橘的適應性比較差,對水分的要求比較高。在柑橘適應的生長地區種出來的柑橘往往口感甘甜,果實品質優良。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不同品種柑橘的栽培要求。
1. 春見
春見俗稱耙耙柑,在1979年日本靜岡縣果樹實驗場以清見橘橙和雜柑雜交孕育出來的柑橘新品種。1996年,在我國進行栽培,種植推廣。該品種表現樹姿直立,生長勢比較強。而且栽培要求上,要搞好深翻擴穴,熟化土壤,禁止在柑橘園內種植玉米,小麥等一些高桿作物。春見種植要選擇土層深厚,肥力中上的地區建果園。春見的幼樹種植密度在每畝80株左右,有利于提高前期的產量。春見也最好在四川,蒲江,重慶等地區種植。
2. 不知火
不知火又叫做丑橘,凸頂柑,丑八怪等等,是由日本農水省園藝實驗場在1972年以清見與中野3號雜交而成。不知火主要種植在川西盆地,它的果實比較大,平均單個果實達到200克,而單個果實達到了400克左右。不知火的果實呈倒卵形,有很多凸起的短頸,每年的十月中旬開始著色,然后12月中旬著色完成。不知火因為果實的耐寒性比較差,而且果實必須在樹上越冬才可以成熟,所以栽培地的年均氣溫必須達到16攝氏度以上。不僅如此,不知火的果皮也比較脆弱,容易發生儲藏危害,所以對土壤的排水要求比較高。不知火適合種植在四川眉山,浦江,重慶等地區。
3.金秋砂糖桔
普通的砂糖桔不適合在平均溫度20攝氏度左右的地區栽培,而金秋砂糖桔在16-20攝氏度的地區生長情況表現良好。如果種植在低陽光照射區域,一般最遲采收期為12月底,在四川如果覆膜的話栽培最遲可以到次年的二月份,果實的品質也一直優于其他地區的砂糖桔。
上述就是柑橘的幾個品種對栽培的不同要求,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