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12家上市車企三季度財報:7家盈利,尾部面臨淘汰賽



2022年進入最后2個月倒計時。目前,A股上市車企三季度成績單已全部亮相,具體數據可謂喜憂參半。
幫寧工作室統計了12家車企的數據,從營業收入來看,有9家車企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正增長,另3家負增長。其中,力帆科技、賽力斯、比亞迪和海馬汽車營業收入同比增超一倍。
從凈利潤來看,有7家車企在第三季度盈利,此中,比亞迪、江鈴汽車、力帆科技的凈利潤同比增近3倍。受疫情、缺芯、原材料價格上漲等沖擊,長安汽車、上汽集團、江淮汽車、眾泰汽車、北汽藍谷等車企盈利同比有所下滑。
從下半年開始,得益于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增長,以及燃油車購置稅減半政策發力,中國汽車市場迎來了快速復蘇。
復蘇信號傳遞到整個汽車大盤。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整理的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1~9月,汽車制造業完成營業收入6.61萬億元,同比增長6.7%,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總額的比重為6.6%。
在汽車行業回暖的背后,也透視出上市車企的眾生相——盈利能力呈兩極分化,尾部車企進入淘汰賽,強者恒強的“馬太效應”凸顯。
01.
盈利分化加劇
作為中國汽車業的龍頭企業,上汽集團以營業總收入2114.2億元,同比增長13.29%;實現歸母凈利潤57.4億元,同比下滑18.43%的成績,交出今年第三季度答卷。
前三季度,上汽集團營業收入5102.37億元,同比下降5.23%;雖然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37.84%,但依舊以超126億元領跑行業。
“今年以來,受疫情和芯片等供應資源緊張、動力電池等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等多重不利因素疊加影響,公司盈利水平大幅承壓。”對于今年第三季度及前三季度利潤下滑,上汽集團在財報中表示,雖然第三季度公司整車銷量、營業收入的同比和環比均有顯著增長,但產銷結構的改善和產品毛利率的恢復仍然滯后。
增收不增利的企業不止上汽集團一家。長安汽車、賽力斯以及海馬汽車均出現營收增長、凈利潤下滑的局面。
今年三季度,長安汽車實現營業收入287.78億元,同比增長28.39%;凈利潤10.42億元,同比下滑14.47%。賽力斯營收107.07億元,同比增長163.39%;凈利潤虧損9.47億元。海馬汽車雖然營收有所增加,但虧損持續擴大。
除了受疫情反復以及供應商物資短缺影響外,長安汽車官方表示,高溫限電,公司人力、物力等成本大幅增加,終端交付存在較大缺口,也成為影響凈利潤下滑的重要因素。
得益于問界品牌熱銷,賽力斯營收大幅上漲,前三季度營業收入231.23億元,已超越去年全年,但虧損也隨之加劇。
賽力斯方面表示,凈利潤虧損主要由于今年仍處于新品投放的爬坡階段,尚不具備規模效應,雖然前三季度賽力斯問界系列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幅增加,但費用及稅金也相應增加。
相比上述車企略顯黯淡的三季報,比亞迪、長城汽車、廣汽集團和力帆科技則實現營收凈利雙豐收。
從財報看,比亞迪第三季度營收1170.81億元,同比增長115.59%,其中歸母凈利潤達到了57.16億元,創單季新高。今年前三季度,比亞迪累計實現營收約2676.88億元,同比增長84.3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93.11億元,同比增長281.13%。
值得注意的是,比亞迪今年前三季度的凈利潤已超過去3年利潤總和。財報數據顯示,2019-2021年,比亞迪凈利潤分別約為16.14億元、42.34億元、30.45億元,總計約88.93億元。
對于公司業績高增長,比亞迪方面解釋稱,盡管面對眾多不利因素,但新能源汽車行業繼續加速上行,比亞迪銷量保持強勁增長,持續創下歷史新高,市占率遙遙領先并持續強化,同比和環比均實現大幅增長,推動盈利大幅改善,有效緩解了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盈利壓力。
今年1~9月,比亞迪累計銷量突破百萬輛大關,達118.5萬輛,穩坐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冠軍寶座。正是因為旗下新能源汽車的熱銷,比亞迪的營收和凈利潤才能連創新高。
規模效應下,比亞迪單車利潤逐步提升。
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比亞迪的單車利潤為828元,而今年上半年為4500元。“扣除比亞迪電子業務利潤后,2022年第三季度,比亞迪單車利潤預計約9400元,環比持續改善。”10月30日,信達證券發布研報表示,比亞迪單車凈利潤提升主要是規模效應,以及產品價格上調所致。
單車盈利能力、產品溢價提升的,還有長城汽車。
今年第三季度,長城汽車營業總收入373.5億元,同比增長29.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25.6億元,同比增長80.7%。前三季度,其營收達994.8億元,同比增長9.6%,凈利潤同比增長64.8%至81.5億元。
在單車售價上,受益于產品力和品牌力,今年前三季度,長城汽車平均單車售價達12.4萬元,同比增長20.7%,20萬元以上車型銷量占比提升至14.6%。
例如,長城汽車旗下坦克品牌銷量大幅增長,為其帶來豐厚的利潤回報。
坦克的定位是高端硬派越野,價格突破20萬元。今年前三季度,坦克累計銷售8.9萬輛,同比增長69.7%,在長城汽車整體銷量中占比達11.1%,同比提升近6個百分點。在精準的市場定位下,坦克300、坦克500受到市場熱捧,后者的售價接近40萬元。
02.
進入淘汰賽
在頭部車企賺得盆滿缽滿之際,那些在破產邊緣搖搖欲墜的主機廠越來越多——北汽藍谷、海馬汽車、江淮汽車、眾泰汽車等車企虧損持續擴大,處境十分危險。
曾賣房賣股權自救的海馬汽車,目前仍難改善虧損現狀。
今年前三季度,海馬汽車雖然營收有所增加,但虧損持續擴大。數據顯示,海馬汽車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7.53億元,凈利潤虧損約為1.95億元。
這家車企近年來一直專注于氫能源汽車的研發,海馬7X-H氫燃料電池汽車計劃于2023年開展模擬示范運營。對于凈利潤的下滑,海馬方面的回復是受到疫情及原材料價格上漲。不過,從前三季度財報來看,海馬汽車全年業績很難改善。
在停產兩年后,眾泰汽車終于重新恢復了整車生產能力,并實現了“摘帽”。
11月1日,ST眾泰發公告稱,公司股票自11月3日開市起撤銷其他風險警示,股票簡稱將由“ST眾泰”變更為“眾泰汽車”。公司股票將于11月2日開市起停牌1天,3日復牌。11月1日,ST眾泰封死漲停板。
在宣告“回歸”之后,10月31日,眾泰汽車披露了三季度業績。
第三季度,眾泰汽車實現營收1.88億元,同比下滑17.36%;凈利潤為-1.4億元,同比增長41.22%。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實現營收約4.86億元,同比減少20.5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4.17億元。報告指出,整車業務停滯、成本費用大幅下降,是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
 
目前,眾泰汽車已復工復產,復工后的首款車型眾泰T300海外版下線。不過,新能源賽道是眾泰汽車歸來的主要目標。
今年以來,ST眾泰頻現新能源領域布局動作。6月,披露一項定增預案,擬通過定增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60億元,其中擬投入47.32億元用于“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開發及研發能力提升項目”。
8月,ST眾泰宣布,公司及公司的全資下屬企業湖南江南汽車制造有限公司與重慶市璧山區政府簽署《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研發及生產基地項目合作協議》,將建成年產10萬輛新能源整車生產基地。
眾泰汽車這次能否真正復活?“新能源賽道十分燒錢,沒有充足資金很難存活。”不止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新能源車企除了特斯拉和比亞迪,均未實現盈利。
在前景廣闊又競爭激烈的新能源汽車賽道上,車企都面臨挑戰。
10月30日,北汽藍谷公布了利潤和營收雙雙下滑的2022年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北汽藍谷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7.07億元,同比下滑6.41%;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虧損約35億元,同比下滑32.35%。
 
公開資料顯示,北汽藍谷已連續兩年虧損,在衡量企業運營健康幾項關鍵數值上,目前北汽藍谷表現均不理想——總負債268.23億元,同比下降3.2%,負債率高達76.53%;經營現金流26.47億元,同比下降13.29%;毛利率-6.24%。
當前,北汽藍谷旗下有兩個品牌——極狐(ARCFOX)與BEIJING品牌。
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北汽藍谷累計銷量僅2.87萬輛。其中極狐品牌累計銷量8138輛,與主流新勢力品牌月均破萬輛相比,差距太大。
從三季度財報來看,上市車企盈利能力呈兩極分化,有些多年背負巨額虧損,這意味著汽車市場已經開始強力洗牌。
“對于長期虧損的車企來說,在資金短缺、產品競爭力不足的情況下,想要改善現狀十分困難。”有分析人士認為,此類企業要么被收購,要么被淘汰。
 
力帆科技就是典型。
自2020年宣布重組后,曾經巨額負債的力帆科技(601777.SZ)在李書福(吉利汽車董事長)手里獲得重生。2022年前三季度,力帆科技營收約53.09億元,同比增長107.4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52億元,同比增長206.18%。
重組后,力帆科技主要從事乘用車(含新能源汽車),摩托車,發動機,通用汽油機的研發、生產及銷售。
從2022年半年度財報來看,汽車和摩托車業務是力帆科技營收的主要來源。前者營收17.51億元,占比55.88%;后者營收13.36億元,占比42.65%。
新能源汽車已成為力帆科技今年發力的重點。據了解,今年前三季度,力帆科技的汽車產銷量同比大幅增長。數據顯示,1-9月,其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2.28萬輛,同比增長7322.48%。
03.
加快研發瞄準未來
雖然第三季度多數車企利潤下滑,但并不阻礙主流車企加大研發投入。
伴隨著全球化浪潮,研發創新已成為車企保持競爭優勢、獲取利潤的必要手段。尤其是,當前正處于行業變革的關鍵時期,頭部車企都在研發領域持續投入。
反饋到財報數據方面,上汽集團以126.64億元領銜,其次是比亞迪108.7億元、長城汽車47.07億元和長安汽車34.42億元。
上汽集團在財報中指出,研發費用增加的原因是,進一步增加新能源、智能網聯、數字化等技術的研發投入。
 
此前,上汽宣布投資設立飛凡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深耕中高端智能電動車市場,推動自主品牌向上。而此前投資設立的零束科技,將擔起上汽集團智能電動汽車全棧軟件開發重任,推進數字化轉型。
當下,長城汽車正加速新能源、智能化技術布局,高研發投入可以幫助它持續筑牢技術護城河。
長城汽車表示,前三季度研發總投入85.44億元(含資本化研發投入加費用化研發投入47.07億元),同比增長64.74%,占營業收入比重達8.59%,主要用于在新能源與智能化等高新技術領域研發布局。

例如,在動力路線方面,長城汽車布局純電、氫能、混動,預計2025年前推出50余款新能源車型;在電動智能方面,借蜂巢能源深入電池,以數字化中心、毫末智行、仙豆智能、諾創科技的智能化組織矩陣,全面投入智駕。

長城第三代半導體模組封測制造基地規劃圖
長安汽車在銷售費用和研發費用上的支出也明顯上升。數據顯示,該企業前三季度的研發費用為34.42億元,漲幅達65.09%;銷售費用為39.86億元,漲幅達26.92%。
“一方面是深藍、阿維塔等品牌建設的必要支出,一方面是企業對新能源、智能化、新車研發等方面的投入較大。”長安汽車總會計師張德勇表示,這些投入將在未來帶來更高收益。
此外,比亞迪和廣汽集團等車企也不斷加大研發投入。目前,比亞迪已掌握電池、電機、電控及芯片等全產業鏈核心技術。廣汽集團自研電池試制線建設項目方案也已公開,計劃總投資3.36億元,加快轉型。
展望2022年第四季度,各車企都在穩定供應鏈,吹響完成年度銷量目標的號角。
10月7日,長安汽車在其兩江工廠召開“決戰四季度,全力保交付”的誓師大會。在三季度財報會上,張德勇再次強調,第四季度的工作重點是保交付,全體員工要共同努力,向生產新車82.5萬輛、銷售新車79.1萬輛的目標發起沖鋒。
“目前,長安汽車已戰略性儲備了價值數億元的330萬顆芯片,以應對突發事件導致的供應鏈問題。”長安汽車物流中心總經理蘭祥文表示,為保障供應,長安汽車僅在芯片方面就組建了100多個保供小組。
上汽集團表示,目前公司銷量、收入、利潤等主要指標已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第四季度,隨著國內車市進入傳統銷售旺季,疊加購置稅優惠政策等機遇,上汽集團將進一步鞏固產銷回補、業績回升的良好勢頭,全力沖刺全年整車產銷增長目標。
 
今年年初,上汽集團提出年銷量600萬輛的目標,并力爭自主品牌銷量增速達到20%以上;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110萬輛,增速力爭超過50%;全年海外銷量力爭超過80萬輛,增速超過20%。目前看來,前三季度僅完成約63%的目標,第四季度產銷壓力較大。
多家車企的財報都清晰地表明,進入2022年第三季度后,疫情所帶來的壓力正在減緩。疫情不再是車企營收下滑的遮羞布,只是其本身固有問題的放大鏡和加速器。
市場競爭從來都是激烈而殘酷的。在新汽車時代,企業競爭不僅是弱肉強食,而且是適者生存,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馬太效應愈加明顯。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12年20倍!巴菲特在中國最堅定的投資!外資瘋搶,未來十年的新“茅臺”?
比亞迪三季報大幅預增背后:真的迎來全面美好時代?
Q3車企財報:長安利潤大漲 比亞迪竟越賣越虧|聚數
上半年車市降聲一片 比亞迪為何能夠增收又增利?
比亞迪前三季度凈利潤增近3倍,預計超91億元
比亞迪三季度營收創新高 為什么凈利潤卻下滑?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莱阳市| 马山县| 阳朔县| 克山县| 砀山县| 册亨县| 灵丘县| 香河县| 汕尾市| 南溪县| 德保县| 南安市| 芦溪县| 鸡泽县| 涟源市| 竹溪县| 绥滨县| 丹寨县| 高淳县| 攀枝花市| 洞头县| 米泉市| 镇坪县| 茌平县| 离岛区| 通城县| 尼玛县| 集贤县| 平原县| 灌阳县| 个旧市| 会东县| 安国市| 垫江县| 板桥市| 石城县| 昌邑市| 习水县| 石泉县| 宜君县| 西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