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杭州市領導想去'DS’看看,結果對方說沒空,因為要接待省領導,而且近期預約都滿了。”這兩句話,分別是同一天上班和下班時,在電梯中聽到的議論,他們說的“DS”,就是DeepSeek(深度探索公司)。坐個電梯都能聽到人們談論它,可見DeepSeek火到了什么程度。2月10日晚,在比亞迪智能化戰略發布會上,該品牌宣布整車智能的璇璣架構接入DeepSeek。至此,吉利、東風、廣汽、長安、奇瑞等十幾家自主品牌加入DeepSeek大模型隊伍,按時間線大致列表如下:從板塊來看,目前自主品牌基本都已將DeepSeek大模型接入智能座艙。合資板塊要慢一些。上汽通用是首家宣布DeepSeek上車的合資車企,凱迪拉克、別克品牌將陸續搭載應用。東風日產自稱是合資當中首個實車接入的車企,新車N7已接入DeepSeek R1深度推理大模型。一汽-大眾表示,將運用該模型革新營銷模式,已接入新媒體AI內容運營數字化平臺。汽車行業原已公認,今年競爭的焦點在智能領域,而春節期間橫空出世、驚動全球的DeepSeek,將汽車行業的智能化競爭推向新的熱度和高度。在比亞迪智能化戰略發布會上,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提出“2025年將成為全民智駕的元年”,比亞迪10萬元以下車型也能擁有高階智駕;2月9日,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在2025年度經營工作大會上宣布,3月初吉利將發布“AI智能化戰略”;小鵬汽車董事長兼CEO何小鵬在春節后的開工信中提到,小鵬要打造“全球AI汽車公司”,此前透露2025年要投入45億元研發AI……中國車企正迎來“DeepSeek時刻”。DeepSeek就像一條引線,引出車企布局AI的野心,引爆車界智能化競爭的新熱潮。在外界看來,車企瘋狂接入DeepSeek,似乎是一種噱頭。其實,自2023年大模型開始上車以來,車企已經重點關注該領域。黃睿是東風研發總院軟件工程研究中心下屬人工智能實驗室的主任工程師。他對幫寧工作室談到,東風公司和研發總院一直對AI技術保持著敏感性。早在去年12月,就關注到DeepSeek,當時它發布了V3大模型,隨即東風方面即對DeepSeek進行專項調研,集中人工智能實驗室骨干力量、聯合數十人進行相應研究。目前,東風的AI研發工作,主要由軟件工程研究中心執行,下設人工智能實驗室、智能座艙、智能網聯等團隊。今年1月20日,DeepSeek在V3版本的基礎上,又發布R1大模型,這時東風立即研究上車方案。“春節休假期間,我們也在著手R1大模型上車接入。”黃睿說。目前,東風公司的接入方案主要是通過東風云端接入DeepSeek的API,進入到智能座艙的語音交互鏈路中。大模型熱潮,始于2022年底ChatGPT面世。也正是在那時,包括東風公司在內,很多車企意識到該啟動大模型相關研發。正因為有兩年的研發儲備,所以這一次DeepSeek來臨時,相關車企才能快速行動。過去兩年中,不斷有國產大模型問世,剛開始以大語言模型為主,逐漸發展到多模態大模型,以及端到端自動駕駛大模型等。DeepSeek R1即屬于大語言模型,車企主要將之應用于智能座艙內的語音交互。對用戶而言,該模型上車后帶來的好處,一是語音交互的反應速度更快;二是語義理解更準確,交互更精準主動。比如,車主是一名寶媽,要帶6歲的孩子看電影,智能車機就可據此分析推理合適的電影清單。除了直觀的感受變化外,未來用戶將深度體會到,智能化迭代速度越來越快。對車企而言,DeepSeek提供了一種技術思路。黃睿介紹,DeepSeek給車企提供了模型蒸餾法的思路,這是一種將大型復雜模型(教師模型)的知識,遷移到小型簡單模型(學生模型)的技術,核心目標是壓縮模型參數和計算資源需求,同時盡可能保留模型的性能。DeepSeek發布了R1模型的技術報告和蒸餾后的模型,基于此,車企可相應地研發和部署,東風、吉利等多家企業都是采取蒸餾的方式。車企為何蜂擁而上接入DeepSeek?主要原因是,DeepSeek降低了大模型訓練跟推理的成本,從而降低了大模型的應用門檻。“它在一定程度上挑戰了傳統觀念,即大模型訓練推理必須要用到大算力。”黃睿說。在主機廠看來,DeepSeek的效果達到大模型的頂級水平,而且適配國產芯片,在訓練推理方面達到較高的性價比。
嵐圖汽車相關負責人對幫寧工作室表示,接入DeepSeek主要有三方面好處:一是DeepSeek開源模型提供了能力強大的基座模型;二是在數據方面,幫助嵐圖自研AI智能體大模型,降低標注成本;三是原生的DeepSeek部署,幫助嵐圖本身提升工作效果。未來,車企將運用DeepSeek的模型,迭代到智能駕駛、智能底盤等其它層面。1月28日,DeepSeek宣布開源視覺多模態大模型Janus-Pro-7B,具備生成圖像能力。隨著模型本身優化,車企將馬不停蹄地升級功能。東風公司研發總院透露,今年6-8月,將釋放多模態模型能力的功能。近期,在接受晚點采訪時,何小鵬談到了對DeepSeek的看法。他說,DeepSeek有兩個技術細節,和小鵬的判斷相吻合,其一,蒸餾是有效保存模型能力的方法;其二,巨大模型的蒸餾后效果,強于小模型的強化學習,而小鵬的強化學習就是在云端模型布局的。何小鵬認為,大模型的訓練算力消耗持續下降,同時推理能力持續上升,這一升一降利好自研大模型的主機廠,讓整個產業更接近AGI(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人工通用智能),推動產業更快地從大語言模型走向具身智能、物理AI和現實世界。“但DeepSeek主要是在數字世界領域深度探索,放到物理世界還很難。對后者,小鵬汽車有機會。”他說。2月8日,特斯拉CEO馬斯克在WELT經濟峰會上,公開談論了DeepSeek,表示“DeepSeek的代碼效率令人驚艷,且中國有很多非常聰明、有驅動力的工程師。可以預料到,中國會創造出許多偉大的東西,而且已經創造出了許多偉大的東西。”但同時,他表示,DeepSeek并不是徹底的革命,X AI和其它公司很快會發布比DeepSeek更好的模型。提到AI的開源問題時,馬斯克認為,開源模型通常落后于商業模型,不過,今天商業上強大的模型,可能再過一年或更短的時間內就會開源,“我預計這種趨勢會持續下去,所以基本上每個人都將擁有AI”。事實上,大模型接入上車只是第一步。之后,各品牌將根據車型定位、場景需求,做相應的優化和調整,這將是具有考驗的部分。商湯絕影CFO、前奧緯咨詢董事合伙人,亞太及大中華區汽車和工業品主管張君毅表示,從通用模型到應用,中間要實現知識的蒸餾以及跨任務的泛化,這絕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他對幫寧工作室談到,大模型開發需要算力、算法和數據,三者缺一不可,如今技術正從算力軍備競賽轉向算法效率革命。“DeepSeek的推理算法給了一個很好的啟發,數據蒸餾也是一種高效利用數據的方式。如果沒有良好的初始數據,任何模型都訓練不出來,更別說應用了。”去年12月,前OpenAI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Ilya Sutskever提出,“預訓練時代已經結束了”。“對于基礎模型來說,公域數據已經差不多用完了。”黃睿說,“接下來,就是依托各行業或各企業的自有數據,如何發揮自有數據的價值、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功能很重要。并不是數據量越大越好,數據不加以清理利用則沒有價值,高質量數據一直是稀缺的。”DeepSeek大規模上車,表明汽車行業認可,但這并非拉開差距的根本。相關汽車研發人員對幫寧工作室表示,當今全球技術博弈的大環境,激發人工智能技術快速向前。未來一定會出現比DeepSeek R1更好的模型,因為技術會迭代發展,DeepSeek本身也會升級。他們表示,在引入DeepSeek后,車企的智能水平如何,還要看應用真正上車后的表現。毋庸置疑的是,2025年,由DeepSeek助燃的AI之火,推動汽車智能競賽成燎原之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