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頻版《秦漢三國五百年》
秦桓公這次的確不講究,說好了跟晉國結盟,自己卻姍姍來遲,來遲就來遲吧,還不肯親自過河相見,勉勉強強簽訂了和好盟約吧,轉過頭來就找幫手攻打晉國。這無論從哪個角度出發,都是理虧的。
晉國可是個大國,這種占理又吃虧的事情,肯定是要抓住不放的。秦國這次出兵,本來是想聯合楚國和狄族的,可楚國剛跟晉國結盟,不想這么快就翻臉,就沒接這個茬。狄族倒是出兵了,他們偷襲了晉國,可是自己的防御工作做得不好,很快又被晉軍擊敗了。
到了公元前578年,晉厲公派大夫呂相出使秦國,洋洋灑灑的把秦國罵了一通,而后宣布兩國就此絕交,一場大戰馬上就要開演。
這一次,晉國并沒有單獨作戰,它還是利用自己大國霸主的地位,召集了諸侯國的聯軍,這里面包括齊、宋、衛、魯、鄭、曹、邾、滕八個國家的軍隊。當然了,主力部隊還是晉軍。
晉國在這個時候,已經不止三軍了,還增加了第四支,新軍。其中總統帥還是中軍將欒書,中軍佐荀庚;上軍將士燮,上軍佐郤锜;下軍將韓厥,下軍佐荀罃;新軍將趙旃,新軍佐郤至,郤毅為晉厲公駕馭戰車。
不知道您有沒有看出來,在上面的這個出場陣容里面,郤家人的數量最多,他們都是晉國的前執政大臣郤克的兒子和本家子孫,當年郤克退休的時候,破格推舉欒書接自己的班,現在這么多郤家人登上高位,想來也跟欒書知恩圖報有關。在不久的將來,郤家人還會更加上進,給晉國鬧出不小的亂子,這是后話,暫且不提。
且說晉國大軍,在八國諸侯聯軍相助之下,同秦國軍隊在一個叫麻隧的地方就遭遇了。這場戰爭的具體經過,史書沒有詳細的記載,結果倒是寫的很清楚,聯軍大敗秦軍,秦國的兩員大將被俘。秦軍殘部敗退,又把諸侯聯軍追著屁股狠狠的踢打了一通,這才算完事。
這場戰斗,對秦國的打擊可是不小,從此以后,秦桓公基本打消了向東擴張的念頭。春秋這個時期,大家公認的是四大強國,晉國、楚國、秦國和齊國,也有人把狄族部落也算作一個強大的集團,合起來也就是五強了。現在對于晉國來說,楚國跟自己和平了,狄族和秦國剛剛被自己猛打,齊國前幾年也被收拾的服服帖帖的,這不剛剛攻打秦國,齊國還派兵來參戰了。
說到這里,似乎有點不對啊,你再看那八個來參戰的諸侯國名字,是不是少了點什么?楚國沒來啊!這前一年楚國才跟晉國簽訂了盟約,說彼此有事情,兩家要一起出手的,晉國打這么大的仗,怎么楚國就沒來哪?這里面肯定有問題。
既然有問題,那早晚是會暴露的,我們先等一等,很快就能看出端倪了。
兩年之后,也就是公元前576年,晉國發生了一件事情。晉國有個大夫,名叫伯宗,是出了名的直性子,看到什么不合理的事情,總是會直接了當的跟國君講出來,弄得家里人都很擔心。所以他每次要上朝議事的時候,妻子都會委婉的勸他說,好人家本本分分的過日子,都會被偷東西的賊盯上,當官的就算不想欺壓人民,也會被百姓怨恨,你說話這么直,早晚會遭受禍患的,還是要注意一點好。可性格這個東西,哪能說改就改的,所以伯宗還是怎么痛快怎么來。
我們上面說了,這時候的晉國,郤家人掌權的非常多,伯宗出于大局考慮,就勸諫晉厲公,說郤氏家族勢力太大了,這樣下去會不好控制,您平時應該刻意的壓制他們一下。
晉厲公可能是有自己的考慮,沒有太在乎伯宗的話,可不知道怎么回事,這事情被郤家人知道了。有人向君主提議,應該可以壓制自己,郤家人肯定不樂意了,他們就搜羅了一些莫須有的東西,向晉厲公誣陷伯宗。
這會可好了,伯宗沒有壓制住郤家人,反而遭到他們的陷害被殺了。伯宗死后,他的兒子伯州犁害怕受到牽連,就逃到楚國去了。多年以后,伯州犁的孫子伯嚭轉輾去了吳國,這是后話,很久以后才會講到了。